到了書院門口,趙景月瞧見了之前那對老夫妻,卻沒看見木蓮的身影。
她笑著朝兩位老人家走過去。
還沒走近呢,那位老婆婆便認出了趙景月。
朝著她笑著招手:“小姑娘啊,你好久沒來了哦!”
“前段時間回家了一趟……”
趙景月同他們寒暄了幾句,這才問木蓮怎么沒來。
“有幾日沒來了,也不知道是咋了,之前還好好的。”
“好幾日沒來了?”趙景月重復了一遍。
聽老婆婆的意思,應該是沒有因為攤位什么的發生爭執,難不成是生病了嗎?
她喊來了立秋,讓她買了點蜜餞和堅果拿著,便朝著木蓮家中去了。
立秋先上去敲了門,沒過多久,便有人來開門的。
開門的不是木蓮,而是個老嬤嬤。
立秋退了回來。
趙景月朝著宅子左右看了看,確認沒走錯,這才上去詢問:“請問,木蓮在嗎?”
“在的,請問您是?”
趙景月聽到這稱呼挑了下眉。
看樣子魏風是買了些下人回來照顧木蓮。
“我是木蓮的朋友,麻煩您幫忙通報一聲,我姓趙。”
“您稍等。”老嬤嬤回去稟報也沒多久,木蓮便出來了。
“哎呀,小掌柜,你們回來啦!”
木蓮同趙景月打完招呼便看見了身后的立秋和立冬。
這兩人之前去店里幫過忙,木蓮也是熟悉的。
“立秋立冬也來了啊!”
木蓮招呼著幾人進門。
“姐姐,怎么不去書院門口了?我剛從那邊過來的。”趙景月邊走邊問。
木蓮聽了這問話,突然羞澀地笑了一下,含糊回答:“你叔不讓。”
“為啥啊?怕你累啊!”趙景月看了看跟在身旁的老嬤嬤,想當然的以為魏風是怕木蓮受累了,這才不讓他再去擺攤的。
木蓮又扭捏了一下。
直到進了屋,老嬤嬤給趙景月倒了水后,木蓮這才悄聲說:“懷了。”
“咳咳咳……”趙景月差點沒被這一口茶嗆死。
立秋將茶杯接了過去,立冬趕緊拿出手帕替趙景月擦了下嘴。
擦了兩下,趙景月便說沒事了。
她又看向木蓮:“好事啊!難怪魏風叔要請人回來照顧你了啊!”
木蓮抿唇一笑。
身邊的嬤嬤還是魏風憑借著自己的關系,找得從宮中出來的老嬤嬤,姓成。
家里還配了個廚子以及一個打掃家里的下人。
兩人的入賬都不多,能配這三個下人也可以了,夠用了。
不過如此一來,木蓮去擺攤的時間都得少些了。
其實魏風說的是就不要去擺攤了。
外面人多,跌跌撞撞的會發生許多意外的事兒,不如就在家里安心養胎。
至于這錢嘛,魏風說他去想辦法。
魏風能想到的無非就是立功領賞,就看能不能掙得賞銀了。
趙景月和木蓮又說了會兒,直到提起了立恒縣的店鋪,她這才想起今日來是代廚娘們送禮的。
她將荷包拿了出來。
“這是玉竹姐姐他們送你的,成親禮。”
木蓮本能想推搡,趙景月直接放在桌上了。
“你比推脫啊,這可不是我送的,是他們送你的,你若是不要,我可不會千里迢迢地又讓人給你送回去。”
看木蓮還有些猶豫,趙景月又說:“哎呀,你就收著吧,我都這么老遠給你帶來了。這是姐妹們的一份心意。”
木蓮這下沒話可說了,只能將荷包收下了。
“魏風叔啥時候回來啊?晚上一塊兒吃個飯唄?”趙景月邀約。
既然都回來了,而他們在都城的朋友又不多,到家了還是得設個接風宴的。
更何況,他們還搬了新家。
木蓮自是不會拒絕的。
“那要不等會兒你就跟著我一塊兒回去,我讓人去給魏風叔送個信就成。”
“好!”
另一邊。
趙年才和趙景月十分有默契地想到一塊兒去了,他也邀約了魏風吃飯。
今日剛到宮門,來迎接他們的不是公公,而是魏風。
似是皇上特許的。
趙年才走在后面拽了下魏風的衣裳,讓他慢些。
魏風慢下步子,與他并肩而行。
“晚上來府上吃個飯。”
“今兒我可能要當值。”
“找人換換唄!就說侯爺請你吃飯,誰敢不從?”趙年才說完這話一愣。
誒?
他怎么變成了這種以勢壓人的人,不行不行,不是個好風向。
他正打算說那明日再來的話,魏風已經應了。
這可真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
算了,僅此一次。
魏風將二人引進了御書房,關正行也在,似是已經等候多時了。
二人又是一陣跪下拜見皇上,然后被喊起身的畫面。
趙年才膝蓋才剛落地又撐著身子站起來了。
“朕還以為,你這次回去要將家中二老接到都城來。”昭明帝這話是對著趙年才說的。
畢竟當初趙年才說想回去的時候,描述得那叫一個順心,說什么就怕家中二老太過思念他了,導致一系列問題之類的。
“微臣也提過這件事,二老是農戶出身,想著家中那幾畝田地,不愿離鄉,臣便沒有強求。”趙年才解釋。
昭明帝唇角一勾,露出個耐人尋味的表情。
隨后他又同上官瑞澤寒暄了幾句,便開始說正事了。
首先是兵器司的事。
之前趙年才任總使的時候,這兵器司的消息都是直接拿給昭明帝的。
而現在嘛,昭明帝放了些權給關正行,兵器司的事兒也匯報給了工部。
現在孫江田擔任司匠,昭明帝就更不能讓趙年才在和工部有什么關聯了,便對關正行說:“兵器司并入工部的事暫緩,先留在立恒縣。”
“是!”
接下來便是說之前雹災的事了。
這次事件還沒有大到說整片區域的人都無法生存,需要到賑災的地步。
所以昭明帝并沒有采納上官瑞澤呈上去的意見。
但他做了另外的決定,由朝廷開倉放糧,至少得保證糧價不會大幅度上漲,導致民間動亂。
若是當地糧倉不夠的,便上奏,他會讓其他地方的府衙送糧過去。
“這事兒,魏風你去辦吧!”昭明帝今日讓魏風去宮外接這兩人也是為了讓他在場,方便他吩咐魏風辦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