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其它小说 > 宝贝需要滋润了h > 第四节 归因问题

第四节 归因问题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在生活中,我们每天要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也常常要寻找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所以归因问题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学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人们身体患病、或是被别人责备。在研究归因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下面我们就分别说明一下这些理论。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 ovri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2)韦纳的归因理论

  1972年,韦纳(bernrd weiner)的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韦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象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韦纳进一步组合了这两个维度,如表2-4:

  表2-5:韦纳的归因模型

  不稳定 稳定

  内部努力 能力

  外部运气 任务难度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dweck(1975)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韦纳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归因理论,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trollbility),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表2-6:改进后的归因模型(weiner 1982)

  内部外部

  稳定 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特定的努力 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老师的偏见来自他人的偶然的帮助

  不可控特定的能力 心境与情绪考试难度一个人的运气

  韦纳的归因理论引起了人们对归因风格(attributionl styles)训练的兴趣,即怎样帮助人们发展出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格。德维克(crol dweck 1975)的一项现场实验证明这种训练的有效性,实验的被试是一些经常把失败归于自己缺乏能力的小学生。因为如此,当研究者给这些小学生新的学习任务时,他们的毅力很差,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习得性无助(lerned-helplessness):一种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注定要失败的信念。德维克的训练计划包括25个时间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给被试一系列的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当被试失败的时候,教会他们把失败归于努力不够,而不是缺乏能力。在整个实验结束之后,德维克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努力程度都有显著的提高。

  几乎与维纳同时,心理学家阿伯拉姆森(lyn abron 1978)提出了抑郁型(depressive explntory style)和乐观型(optistic explntory style)的归因风格,并把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这些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相反,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皮特森和塞利格曼(1987)的一项档案研究就发现这两种归因风格对个体的健康有影响,尽管他们不能说出太多的理由,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还是可能的:

  抑郁型的归因风格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其作用机制与紧张类似。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不是一个好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注定会在问题解决中变得疯狂。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比较被动,不会主动地去寻求帮助。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kelly)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也叫立方体理论。他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ctors)、刺激物(stilus objects)以及环境背景(texts),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的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凯利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sensus inforion):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sistenforion):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ion):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凯利认为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对事件归因。另外凯利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dist principle):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它可能的原因而削弱。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4)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jones)和戴维斯(dvis)1965年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 infereheory)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l trit),既人格、态度、心情等。琼斯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比如一个善良的人不小心误杀了一个人,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坏人吗?显然不能。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琼斯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2、对自己的归因

  上面我们讲的几种归因理论都是针对他人行为的,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怎样归因呢?贝姆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自我知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贝姆认为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在贝姆之后,其他的心理学家系统地研究了人们对自己各方面的归因,得到了一些结论: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靠内省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贝姆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为了验证自我知觉理论。萨拉希克(slncik)和考维wy(1975)设计了一项宗教行为描述的实验,在实验中参加实验的学生被随机分成a组和b组。问a组学生是否偶尔才从事宗教行为,如上教堂、看宗教报纸、向牧师问个人问题等。因为许多学生有过这些最低的宗教活动,因此这组学生说他们有不少宗教行为。而对b 组,问他们是不是经常做这些事,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经常如此,因此这一组学生报告的宗教行为较少。由于这二组学生是随机选取并分配的,因此假设他们实际的宗教行为没有差别。但由于问题中的关键词不同,第一组描述自己参加了不少宗教活动,第二描述自己参加了较少的宗教活动。最后问学生“的宗教信仰有多虔诚?”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学生对宗教更虔诚。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完成一件报酬高的工作时,常常使人们做外在归因,即我之所以做工作是因为报酬高。而完成相同的工作却只有微薄的报酬时,人们往往内在归因,即自己喜欢这项工作。因此,心理学家指出: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也就是说,如果从事一项工作的理由被过分正当化的话,不知不觉会伤害到他参与该活动的内在兴趣。如果给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者外在酬赏会降低起内在兴趣,那么施与外在威胁以避免其从事某项特殊行为应该会增加兴趣。例如,对吸毒的惩罚越严厉,毒品应该会更具吸引力,此时,人们将寻求该行为归因于受威胁,而非该行为本身没有乐趣。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们经由考虑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引起这些状态的外在刺激而认定自己的情绪。但最近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在性质上并无两样,人们能区分出高低不同的激起状态,但无法辨别出不同类型的情绪。 沙可特(schchter 1962)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如快乐、愤怒等。为了得到这一认知名称,人们首先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环境。例如,如果一个人觉得生理状态激昂,并且正对着电视上演的喜剧片大笑,他会推论自己正处在快乐中,而如果这个人是在拥挤的街道上对推自己的人大叫,他会推论自己是愤怒的。沙可特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问题,认为人们对生理激起的归因是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根源。

  专栏2-4:晴朗的日子人快乐

  人们会以暂时的心境为基础而产生对长久内部状态的自我知觉。 schwrtzclore(1983)发现,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人们会将自己整个人生评价为快乐,令人满意。他们利用电话采访,问被采访的人几个问题,让他们在1—10点量表上进行评定,10 表示最快乐。其中一半的采访是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另一半在阴雨绵绵的春天。如表2-6所示,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更觉得快乐。

  表2-7:天气对心情的影响

  晴天阴天

  当时心情快乐的程度 7.55.4

  整个人生快乐的程度 7.45.0

  对整个人生满足的程度 6.64.9

  3、归因中的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罗斯(ross 1977)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the ful ttribution error)。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actor-observer bis):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运用基本归因错误能使一个人高估其他人的知识。罗斯等人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在研究中把学生两两分成一组,一问一答。一个是发问者,一个是回答者。实验中让发问者自编10个题目(很有挑战性但不是不可回答),向被问者发问,尽量难倒对方,最后让双方评估自己和对方的知识。研究表明,当发问者所编的问题很难时,被问者会高估发问者的知识,被问者认为与自己相比,对方的知识很丰富。显然,在研究中被问者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忽略情境,便产生基本归因错误。被问者以为发问者有丰富的知识,认为他们知道这些难题的答案。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情境里的人为因素,即发问者可以编造任何他自己喜欢的问题。他们未必知道问题的答案,即使如此,发问者还是让被问者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评价。

  表2-8:对自己与他人知识的评价

  评定内容

  评分人 发问者知识被问人知识

  发问者53.5 50.6

  被问者66.8 41.3

  (分数的范围为0—100分)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iression m)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把这一概念用到自利偏差中去,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让对方给较高的评价。

  本章推荐读物:

  ek,pul(ed.)(1982).etion in the hu fce.(2nd ed.)new york :cridge uy press 该书对情绪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主要分析了人们如何从他人的表情判断情绪。

  anderson(1965). averging vs adding sstilusbintion rule in iression forion. journl of experintl psychology,70,394-400. 这篇文章说明了运用特质形容词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平均模型的特色。

  kelly, h.h., nd michel j.l.(1979). attribution theory nd reserch. annul review of psychology ,31,1-79. 这篇文章对传统的归因理论作了最为详尽的评价与叙述。

  buister, r.f.(1999)the self in socil psychology. 这本书是有关自我研究的最权威的教材,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向读者讲述了自我知识、自我知觉、自我表演、自尊、自我调整、自我和文化等内容,是一本值得看的书。

  peterson,c.,selig, m.e.p.(1987)explntory style nd illness. journl of personlity,55,23-27. 这篇文章介绍了不同归因风格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沈德灿 侯玉波(1996)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本书的第三和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有关自我和社会知觉的知识,有些内容可以作为学习社会知觉的补充。

  本章复习题:

  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什么是晕轮效应?它对我们认识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人们通过哪些线索形成对他人的知觉?

  我们怎样构建自我概念?

  简述自我表演的策略。

  说明是图式,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社会认知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

  试述海德、维纳、凯利的归因理论。

  简述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人们在归因中会犯什么样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