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其它小说 >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 第13章 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

第13章 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或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环境告急,无法回避的空前考验。

  北京五环外四百多座垃圾场,这些黄色的点都是垃圾场。

  神秘预言,为何瞄准2020?

  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经济在那个时候将很可能会撞墙。

  追根溯源,错位经济究竟症结何在?

  不是一个垃圾的问题,而是制造垃圾的根源,是经济发展模式出了重大缺失。

  &a;a;lt;h3&a;a;gt;一、垃圾围城,什么才是我们最大的危机&a;a;lt;/h3&a;a;gt;

  最近很多的媒体报道指出,我们国家对于节能减排准备进一步加大力度。很多地产开发商说,他们要搞个什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社区。还有家具行业说,要搞个什么低碳家具。这些人简直瞎掰。其实,我们中国人现在哪有什么资格搞节能减排,那是欧美的事情。我不是说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我们中国人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干,节能减排那是欧美玩的游戏。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真正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知道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有多可怕吗?北京的一个市民王久良经过一年的调查,把他所拍摄到的北京市垃圾场的照片都公布出来了,真是触目惊心啊。这些垃圾场基本上分布在五环和六环之间,密密麻麻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就有400多座。其实这些垃圾场还算是好的了,最起码是在规划之中,可以统一管理的。更可怕的是很多垃圾随意露天焚烧和堆放。就拿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地区来说吧,这里有一个露天的垃圾场,每天都有很多机动三轮车来倒垃圾,这个垃圾场基本上每隔两三天就会集中焚烧一次,焚烧的时候,方圆几公里都能看到浓烟,还有一股刺鼻的异常难闻的气味,尤其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的情况不是通州特有的,而是在国都非常普遍的,国将近1/3的垃圾都是以这种简单方式被处理掉了。知道我们中国每年要产生多少垃圾吗?将近1.6亿吨!我这里有个数据,在我们城市里,人均垃圾年产量是440公斤,国600座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高达80亿吨,我们有2/3的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了,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

  &a;a;lt;strong&a;a;gt;背景提示&a;a;lt;/strong&a;a;gt;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侯大会之后,“低碳”一词迅速被国内公众接受,从家庭生活减少能量消耗,到办公、交通、出游等方方面面,“低碳”话题变得无处不在,“低碳生活”也已成为最时尚的生活态度。2010年1月17日,广州地铁2号线内,18位网友脱下裤子走进地铁车厢。这一幕是英美等国家“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的延续。“不穿裤子”的本意,是为了宣扬减少现代工业产品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倡导所谓的“低碳生活”。按照“低碳生活”理念,一条涤纶裤,在其使用寿命的两年中,要用50℃的水和洗衣机洗涤92次,加之烘干、熨烫,消耗的能量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这就是脱裤有理的原因。然而,广州地铁的“脱裤秀”从发生那一刻起就遭遇种种质疑,把欧美游戏拿过来就算是加入“低碳生活”了吗?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是仅用“低碳生活”就可以概括解决的吗?

  大家知道5亿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2008年我们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正好也是5亿平方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国垃圾侵占的土地面积跟我们2008年造的房子的面积是差不多的。是不是现在还觉得无所谓?是不是觉得还是可以随便找个地方填埋垃圾?那我给看一篇中新网在2009年12月30日发表的报道,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北京90%的垃圾都是填埋处理的,每年约占用500亩土地,而且还在以8%的速度递增。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建设新的设施,4年后,北京就将面临垃圾无法处理的严峻局面。

  不仅是北京,我们许多大中型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均已填满或即将填满。上海和广州每天都要产生1.8万吨的垃圾,深圳每天已超过1.2万吨。即使每天只有4500吨生活垃圾的南京市,现有的3个填埋场也即将饱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危机。

  以为这样就算了吗?还有比垃圾围城更可怕的,就是垃圾污染!2010年4月2日,垃圾污染岷江水源造成成都市区大面积停水,而这还只不过是一次临时停水。还有广东的贵屿,因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废物拆解处理集散地,所以它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都已经被严重污染,不仅空气污浊,地下水更是因为受重金属的污染,基本都不能饮用了。不仅如此,我们很多天然的河流都丧失了饮用功能,比如三峡,每年雨季的时候,每次暴雨之后河面都会挤满垃圾,有时甚至需要开闸放水,清走一部分垃圾,才能避免水轮机组损坏。还有千岛湖,曾经因为持续降水,而爆发垃圾围湖,当地政府动用了100多艘机帆船进行清理,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垃圾清理干净。

  这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是严重的电子垃圾问题。据北京市社科院梁昊光等专家调查测算,自2003年开始,北京就已经进入了电子、电器产品报废的高峰期。电子垃圾处理不当的危害极其严重,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铅、镉、水银、铬、塑料、阻燃剂等。有资料显示,每一台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中平均含有4至8磅铅。这些铅一旦进入土壤,就会严重污染水源,不仅会危害植物和微生物,还将危害到人类,铅这种东西会对儿童的脑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且,我们还不是像日本那些非常注重环保的国家,我们没有把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经常把电子垃圾混在生活垃圾里一起焚烧,结果就产生含有大量重金属颗粒的飞灰,然后风又把这些重金属颗粒带到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尽管在中国有30多个城市设立了焚烧设施,可没有几个设有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即使有的地方设立了危险废物填埋场,它们也从没有把焚烧产生的飞灰的容量设计在内,例如上海的危废填埋场,如果接受焚烧飞灰的话,基本3年内就可填满。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有些应该烧掉的垃圾,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却被“变废为宝”,比如医疗垃圾,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吗?据联合国统计,世界每年大约有520万人死于因医疗垃圾造成的污染,其中400万人是儿童。这背后是什么?又是一条黑色产业链。这些大量的带有病菌的医疗垃圾,经过一些作坊的简单加工,就变成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大量流向市场,然后被加工成我们日常使用的食品袋、塑料包装袋、塑料桶、餐具、暖壶外壳、水管,等等。

  &a;a;lt;h3&a;a;gt;二、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些垃圾&a;a;lt;/h3&a;a;gt;

  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呢?很简单,各位看看我们自已的饮食起居。过去我们买酱油是自己准备玻璃瓶,买菜是自己准备布袋或者竹篮,所以产生的生活垃圾基本上都是可以降解的,只是简单地做些掩埋就可以了,如果下了大暴雨,被冲到河里,就当是给鱼增加饵料了,反正又不含什么有毒物质。但是现在呢,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我们看看千岛湖和三峡垃圾围湖的照片就明白了,上面这些垃圾都是什么?基本都是塑料!这些垃圾因为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氯,做焚烧处理的话就非常容易产生二恶英,这个玩意儿特可怕,这是特别严重的污染,而且我们对这个是毫无概念的,如果我们焚烧这些塑料垃圾的时候,只要在附近走过,二恶英就可能感染。感染了这个知道有多严重吗?我念给听:二恶英会造成体内的内分泌失常,使雌性动物不孕、流产,雄性动物的话会减少精子细胞的产生,使雄性动物雌性化。而且它是脂溶性的物质,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一旦进入体内,估计这辈子都排不出去。所以现在每次政府动议要修建垃圾焚烧厂,大家就会一致反对,所以不能焚烧,那怎么处理这些垃圾?只能填埋,但是填埋的话,就会侵占更多的土地,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为什么?还是因为我们的垃圾里混有塑料这些难以降解的材料。

  所以,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比如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且尽且少用塑料这种东西。说起塑料这种化工材料,我觉得有必要说说它的来源。这一切的基础是一个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施陶丁格在1920年的长链理论,1930年的时候,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发明了一种工艺,开始工业化地生产聚苯乙烯。随后在1937年,美国化工巨头陶氏化学掌握了这个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制成了聚苯乙烯发泡塑料,也就是我们今天最头疼的白色垃圾,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的方便餐盒用的就是这种材料。所以搞来搞去都是因为德国,它们发明了这种材料,而现在这种材料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那德国呢?它们的环境会不会比我们还糟糕?恰恰相反,德国的环保是世界一流的。为什么呢?因为最早开始思考工业化的代价和问题的就是它们!我们今天说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那完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事实是我们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经济,而德国人却从来没有打算要牺牲环境,二战之后的德国开始重建,搞了差不多二三十年的现代化工业之后,忽然发现河水里鱼类大量死亡,而且身边垃圾好像越来越多,那时候的莱茵河比我们今天的三峡和千岛湖水质糟糕多了,期间又发生了几次污水泄漏事故,这就激起了他们又一次的民族自省。自省的结果就是他们决心转变生活方式,所以,德国的几个化工巨头就发明了离子交换树脂技术,这也是今天污水处理领域里最有名的技术。对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这种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他们自己都不怎么使用了,却大量出口卖给中国。还有这个塑料袋,现在不都提倡可降解塑料袋吗?这个也是巴斯夫发明的!尽管现在还只是推广试点阶段,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人通过这种反省,把它做成了一轮新的经济。

  那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阻断产业链。想想日本是怎么对付地沟油的?通过回收,也就是政府以稍高于无良商贩愿意接受的价格购买了所有的废油,然后交给私营企业处理,最后这个炼出来的油被拿来给垃圾运输车做发动机燃料。其实这跟德国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在回收环节,德国60%以上的垃圾收集为私营公司,利用私营公司的逐利性,尽量在垃圾收集阶段就把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挑拣出来,把垃圾的总量降到最低。但是垃圾的处理却不让私营公司参与,以保证处理的公益性和无害性。这样的直接结果就&a;a;lt;var&a;a;gt;..&a;a;lt;/var&a;a;gt;是德国大量企业投身于垃圾回收行业,甚至导致垃圾处理能力“产能过剩”。现在德国每年可处理的生活垃圾近1800万吨,而德国每年的生活垃圾总量却不过1400万吨。垃圾的减少反而使众多的垃圾处理厂“吃不饱”,甚至要通过进口垃圾来满足产能需要。比如,在2009年的时候,意大利的市政工人闹罢工,导致大量垃圾没人收,没人处理,国出现了严重的“垃圾危机”,德国就帮助意大利处理了16万吨的垃圾。

  &a;a;lt;strong&a;a;gt;背景提示&a;a;lt;/strong&a;a;gt;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就开始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欧美国家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世界污染史。至今,欧美各国仍被各种环境问题所困扰。2009年,美国媒体指出,4900万美国人的饮用水含有砷和铀等危险物质,按照美联社的调查,包括制药厂在内的美国制造业合法向大小河流、湖泊等排入了至少2.71亿磅药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就认识到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确定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然而,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仍十分严峻。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要完成这一目标,2010年单位gdp能耗就要下降6%以上,难度将超过“十一五”过去4年中的任何一年。2010年5月4日,国务院下发提出14项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措施。在5月5日国务院召开的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实现“十一五”节&a;a;lt;bdi&a;a;gt;&a;a;lt;/bdi&a;a;gt;能减排目标。那么,在节能减排背后,我们面临着哪些考验呢?

  其次,要一烧了之,但要有条件地一烧了之。可能有读者要问了,难道德国人不怕二恶英吗?当然也怕,但是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完可以避免产生二恶英。知道德国人是怎么烧垃圾的吗?德国有世界最顶尖的化学家,他们把这些人召集在一起,来研究二恶英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然后他们就发现,在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如果焚烧温度低于800℃,含氯垃圾就不能完燃烧,这样的话,就极易生成二恶英。他们弄明白了这个机理,就搞出来三招。第一,就是非常严格细致的垃圾分类,确保只有高燃烧值的物质才被燃烧,而不是像我们这样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放进炉子一起烧了。第二,就是烧之前确保里面没有含氯的塑料,最好连塑料都没有,因为塑料可以经过破碎、造粒、改性等流程,变成各种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颗粒,再按照品性进行分类,最后成为可以再次利用的再生料。第三,就是加入少量的柴油,来确保焚烧的温度足够高,进而避免产生二恶英。这样,最令国内垃圾处理企业头疼的二恶英排放问题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据德国环境部2005年的报告,目前,德国已有68个垃圾焚烧厂,二恶英的年排放量由1985年的年400克下降到不足0.5克;1990年,德国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年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近1/3,而到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1%。

  不仅如此,德国甚至把垃圾处理做成了高利润的行业,不但处理自己的垃圾,而且还进口了大量的垃圾。德国把环保做成了产业,占球环保产业市场份额的21%,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德国经济的重要行当,而在整个德国,垃圾处理和回收创造了400多亿欧元的产值,占到了德国gdp的8%,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有20多万人,被视为德国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

  &a;a;lt;h3&a;a;gt;三、日本的反省:经济增长错在哪里&a;a;lt;/h3&a;a;gt;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呢?今天郎教授我决定给们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没有搞懂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

  错误的经济增长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国内这几个汞中毒、血铅污染的案例,就不难发现最大的污染源其实就是开矿、选矿和冶炼。20世纪这种现象在日本也接连出现过。比如汞中毒,我们查到的资料显示,水俣镇患水俣病的有180人,死亡50多人,在新线县阿赫野川也发现100多个水俣病患者,8人死亡;日本神东川的骨痛病,是因为镉污染,导致骨痛病患者达到230人,死亡34人;而日本四日市事件,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严重超标,导致空气污染,进而导致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

  这种生态危机,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怎样?可能也就是对工厂处罚一下,实行关停并转就完了,但是如果以为日本政府也这么处理问题的话,就太幼稚了。他们开始了非常深刻的反思思潮,他们发现,如果生活垃圾不好好处理的话,污染就会比工厂还厉害,会成为生活中的隐形杀手。所以从此以后,日本就开始特别注意环境保护,连续通过了三部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法。立法的结果就是日本人不再在本国生产电池了,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生产线都卖给中国,或者搬到中国来。现在世界80%的铅蓄电池都在中国生产。

  &a;a;lt;strong&a;a;gt;背景提示&a;a;lt;/strong&a;a;gt;

  《智子入浴》是美国摄影师尤金?史密斯《水俣》专题中最为著名,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九州岛南部熊本县一个叫水俣镇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bbr&a;a;gt;.99lib?&a;a;lt;/abbr&a;a;gt;手脚发抖、神经失常的病人,这些病人经久治不愈,身弯曲,悲惨死去。水俣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地患此疾病。日本政府经数年调查研究证实,水俣镇居民是因工厂废水排放而发生了水银中毒症。据说,在拍摄《智子入浴》时,看到满怀爱意的智子母亲为残疾女儿洗澡,尤金?史密斯的双眼噙满泪水,几乎无法按下快门。实际上,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在欧美工业化过程中并不鲜见,1952年以来,伦教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其中1952年12月发生的一次,使得5天内4000多人死亡。那么,这些曾经发生的事故应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错误的经济增长二:以过度消耗石油和原材料为代价。1973年开始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持续了3年,在这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gdp下降了4.7%。而日本比美国严重得多,它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gdp下降7%。日本发现每次一出现什么危机,最受伤的总是它们,因为稍有风吹草动,日本就没法从海外进口原材料了。比如说日本电子工业急需的铜原料,在1973年的时候,每吨竟然涨到3000美元甚至更高,由此导致1975年日本的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器具、输送机械器具行业的收入增长率分别降到-6%、-6%和-8%,利润的增长速度下降到-51%、-45%和6.4%。所以,日本又开始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发现城市中产生的垃圾,如果好好回收的话,就是不可多得的金属矿藏,比如说如果每年进口的铜,不论最后是加工成铜线还是铜管,如果能回收50%,那下一年的进口量就可以缩减一半。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虽然也是制造业大国,却不需要像我们一样进口那么多原材料的原因了。不仅如此,日本还琢磨,如果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能提高6%的话,那石油进口是不是就可以省掉6%?这样的话,他们就不必进口那么多石油了。

  日本正是透过这种转型,经济飞速发展。自1973年以后10年里,日本的gdp增长了47%,但是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却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也下降了一半。再看看他们在重工业领域的表现,有色金属、钢铁、化工产业的地位也都让位于医药、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等产业。所以,在1978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尽管石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暴涨到每桶40美元,但日本的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却非常小了。

  错误的经济增长三:以电子垃圾和建筑垃圾为代价。日本的资源是非常匮乏的,但他们的家电却更新换代得非常快,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电子类的垃圾。如果我们都知道的话,日本人自己能不知道吗?那他们怎么办呢?于是日本就实施了《家电循环利用法》,这个法案规定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这4类产品的废旧物由厂家进行回收,回收后那些可以进行再利用的零部件利用起来,不能用的就想办法进行处理,可以从中提炼出大量的贵重金属,这样,日本也不用花那么多钱来进口了,这就是日本提出来的“城市矿山”的概念。2008年,日本物质与材料研究所发布报告表明,日本的国内“城市矿山”中,各种金属的储藏量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按照日本城市矿山占世界各种资源蕴含量的比例计算,日本的金银铟铅四种金属的蕴含量都是世界第一,铜是世界第二,铂是世界第三,钒和铬是世界第四,钼和锌是世界第五。透过这个法案,还另外解决了一个就业的问题,比如一个家电制造厂裁员了20%,现在这部分人就可以被新兴的电器回收企业安置了。实施这个法案以后,日本觉得效果不错,于是又提出来《汽车循环法案》,规定汽车制造厂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并进行资源再利用。还有《建设循环法》,规定建设工地的废弃水泥、沥青、污泥、木材等资源的再利用要达到100&a;a;lt;dfn&a;a;gt;&a;a;lt;/dfn&a;a;gt;%。我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关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问题,是因为日本今天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活垃圾、废弃家电、废旧汽车乃至废弃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无不来自于它对每一次危机的认真反思。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不过,我很担心我们这个民族的自省能力不是很差,而是几乎就没有。

  &a;a;lt;h3&a;a;gt;延伸阅读 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a;a;lt;/h3&a;a;gt;

  生物燃料的生产也面临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具有讽刺意味的问题。为寻求无公害动力燃料,需要更多的煤来发电,而煤是污染最重的化石燃料。在中西部和平原地带,乙醇工厂要么自建燃煤锅炉以获取所需要的热能或压力,要么购买当地公共事业的电能,它们也正致力于建造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适应新的需要。

  在一个像我们一样以汽车为中心的文明社会,球经济如此依赖交通,因此,液体燃料至关重要。虽然有很多种洁净的发电方式,而且,电力也许在将来会成为头等重要的运输动力(第九章中会进一步探讨),但是,却没有很快替代液体燃料的替代物。当前液体燃料造成国家蒙受沉重的负担:美国每年向大气层排放13亿吨二氧化碳,每天消耗8.2亿美元的石油。与一加仑柴油或汽油所含的化学能相比,石油的储存及运输相对更为简易和方便。正如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内特·路易斯教授所说:“可以花5美元买一软管给车加10兆瓦能量的油,但要输送10兆瓦电则需要高压输电线。电不会像汽油那样坐在那里,静等使用。”不仅飞机和汽车依靠石油,1.5万亿美元产值的化学和塑料工业同样依赖它。

  由于生物燃料是如此新颖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在这个技术快速变化的年代,生物燃料新创公司还具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它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生物科学技术、基因工程和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实验室里,纽曼边巡视边说:“这里有100多种技术。”

  通过模糊能源、农业和生物技术之间的界限,这些新创公司发明了各种超乎想象的技术。像英国石油公司和雪佛龙公司,数十年来只雇用地质学家和工程师,目前也奋起直追,遍访各个研究生院聘用生物工程人员。他们的一些高级主管甚至完脱离旧行业,而转型到生物燃料工业。

  本文摘自[美]弗雷德·克鲁普(fred krupp),米丽?亚姆·霍恩(miriahorn)的《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或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本站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