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玄幻小说 > 双鹰旗下 > 双鹰旗下第10部分阅读

双鹰旗下第10部分阅读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匈第2集团军。结果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在优势的俄军夹击下,奥第2集团军被击溃,伤亡和被俘近4万人。

  由于后路被切断,奥匈第1和第4集团军放弃包围卢布林,开始溃退,俄军第4和第5集团军尾随追击,此时奥匈军进行了一个比较漂亮的机动,绕过克拉兹维克,从林堡西北退入加利西亚。

  9月3日,突围无望的林堡守军投降。

  由于东线的败局,9月17日,在战争塞尔米亚战役结束后仅仅十几天,皇储殿下宣布亲自兼任东线前线奥军总司令,并开始动身前往加利西亚前线,随他一起行动的还有刚补充了四个克罗地亚守备师的帝国陆军第6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

  科维斯上将专门跑到维蒂察向李海顿请教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他感到有些不妙。现在他手上只剩下由三流部队组成的第5集团军,要进攻还有二十多万人的塞黑联军,他心里也没什么底。

  “你什么也不用做,将军。”李海顿明白他的担心,“只需要别让塞尔维亚人渡过多瑙河就行了。由于出色的防卫,你将会在东线战役结束后得到一枚勋章。”

  “但是,如果赫岑多夫男爵下令要求进攻我该怎么做?”科维斯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炮击也是一种进攻,将军。”李海顿眨了眨眼,“我相信你有足够的炮弹。”

  “是,是,我明白了。”科维斯松了一口气,只要不让他进攻,什么都好办。

  ……

  整个东线的局势在一直恶化。

  冯斯特尔茨中将在见到伊斯特里亚大公时,这位皇储殿下兼新上任的奥匈陆军总司令正站在一长串的军用列车旁大发脾气。

  这是摩拉维亚一个叫布洛迪尔的小车站,士兵们正跳下车厢,将步枪和背包堆在铁轨旁,然后几个人聚在一起缩着脖子,在有些寒冷的秋风中聊着天。铁路两旁站满了军人,野战炊事兵们正在忙着生火做饭。

  “报告将军,骑兵中将冯斯特尔茨向您报到!”这位新任的东线奥军总参谋长一本正经地向满脸铁青的皇储行着军礼,然后脸上却变得随意起来,“谢天谢地,我总算赶上您了。”皇储原来的参谋长博洛耶维奇去了第3集团军,李海顿向总参谋部要求把在第2集团军任职的好友调到了身边。

  “好了,沃尔冈,你如果还坐着它,我估计你得在加利西亚等上我十天。”李海顿看了一眼斯特尔茨所乘坐的史蒂夫特敞篷汽车一眼,嘴里继续抱怨着,“总参谋部主管后勤的那帮老爷们都该被撤换掉。你瞧,这列火车跑得还没有马车快,乘着马车和汽车行军的蒂罗尔第2山地步兵师已经赶到了维尔察,我现在已经足足落后他们有两天的路程。你再看看这些军列,居然没有挂上餐车,我的士兵们不得不每隔六小时停下来在铁路两边做饭。帝国为了取得军事上的战略主动,修建了六条穿越喀尔巴阡山通往加利西亚的铁路,难道是用来和马车赛跑的?”

  “用不着这么激动,殿下,这就是现实。”斯特尔茨耸了耸双肩,然后向两边看了看。皇储殿下一手打造的第7集团军还真是有意思,除了在操场上,几乎从来没有列队的习惯,看起来更象一群乌合之众。

  听说前几天康德拉将军在路上遇到了正在行军的第7集团军海军陆战师的一支部队,曾经质问军官们为什么不让士兵们列队,不料那位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却是如此回答:“报告长官,皇储殿下禁止我们在行军时排成整齐的队列,而是要随时保持战斗姿态。”气得康德拉在前线总指挥部直抱怨皇储是在那“胡闹”,拿打仗当儿戏。

  斯特尔茨非常好奇,那支被康德拉斥为“胡闹”的部队在塞尔米亚战场上的表现却极为英勇,根据统计,他们的一个团在防御战中最后只剩下了不到四百人还在阵地上坚持战斗,这种情况放在任何军队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斯特尔茨就在皇储一路的抱怨和指责声中跟随着第7集团军赶到了加利西亚前线。

  现在林堡已经陷落,十五万奥匈守军成了俄国人的俘虏。

  四五 普热米尔〔一)

  斯特尔茨一直在想,皇储殿下一路上不停地发脾气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布科维纳和德罗霍比兹油田落入到了俄国人手上。

  据他了解的情况,皇储殿下在那座油田拥有着相当大的股份。

  他还真猜中了,李海顿确实对奥匈军队丢失了德罗霍比兹油田感到十分愤怒,并不是因为钱的原因,而是这座年产五十万吨的油田对于未来的战局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俄国人用他的油田所生产出的石油在取暖,而他的士兵们却只能四处去收集干柴用来做饭和保温。

  要想收复这座油田,他首先要解决普热米尔要塞被俄军围困的问题。

  普热米尔要塞扼守着桑河谷地,是波兰地区的俄国想要进军加利西亚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也是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建立的防御体系的又一个中枢。

  从1882年起,由于担心俄国的进攻,奥匈帝国在原有的普热米尔城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事技术,花费巨资所修筑的一座现代化的工事群。普热米尔要塞被称之为东方的列日,是奥匈帝国抵御俄国的第一道防守屏障。

  奥匈军队在林堡失利后全线后退,13万奥军被围困于普热米尔要塞。

  俄国人也不知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在日俄战争中吸收了日本人的“野猪突击”战术的精髓,竟然向着一座由混凝土浇筑出来的现代化工事群使用了人海战术。

  9月下旬,俄军完成了对普热米尔要塞的包围,而奥匈方面,先前参加东线作战的一线部队第一、第二和第四集团军全部撤到了匈牙利进行补充和整编,第三集团军由于全部溃散,几乎在东线损失殆尽,正在由博洛耶维奇进行重组。

  李海顿所统率的第六、第七集团军作为援军主力,被帝国落后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困在了喀尔巴阡山的南面,根本无法及时抵达战场。

  俄军方面,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第3集团军总兵力达到了30万人。

  俄军指挥官迪米特里耶夫将军决定按照在远东从“皇军”那里学到的进攻方式,对普热米尔要塞发起强攻。

  9月24日到27日,连续三天,俄国人悍不畏死地向着普热米尔要塞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海冲锋。

  俄军的人潮战术在这座现代化的坚固要塞面前一次次被击得粉碎。

  在三天的时间里,俄军第三集团军的伤亡竟然高达4万多人,损失之大,就连一向漠视士兵生命的俄国将军们都已经感到再也无法承受。

  9月27日晚,俄军终于停止了自杀式的进攻。

  第二天,李海顿率领的巴尔干军团也总算挣扎着赶到了加利西亚前线,而受命重建第3集团军的博洛耶维奇也高效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李海顿手上有了近55万大军。

  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

  “敌人……第3集团军普热米尔,第8集团军林堡,第4、5、9集团军喀尔巴阡一线,有可能……波兰方向,第7集团军,总兵力130-147万。

  防守……普热米尔……时间,第3、6、7集团军,兵力55万,有可能……第1、2、4集团军,兵力56万,普热米尔守军,13万。

  喀尔巴阡防线……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坚守……时间……

  后勤……冬季……取暖问题……人员调整……军官……语言……补充兵的训练……

  东普鲁士……华沙……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时机……切入的速度……

  水柜……装甲汽车……数量……飞机侦察……”

  斯特尔茨看着桌上几张跳跃的,不成句子的词语,不知道这位前线总指挥是怎么想的,一直没什么动作。整个大军停留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到加利西亚一线,除了每天派出几架新奇的飞机在天上转圈外,却什么也都不做。

  哦,也不能这么说,部队一直在进行调整,说同一种语言的士兵尽可能地被重新分配到同一支部队里——这是帝国军队里很忌讳的一件事,有很大的危险性。另外就是重新训练,在补充营里,有些新征召的新兵居然只打过一回靶,根本不知道基本的战术配合。

  部队在重新整编训练,尽可能地使士官、老兵与新兵的比例保持到2:1的水平,这样做虽然有些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但对于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却有着显著的提高。

  皇储似乎在构思着一个大的计划……问题是,德国人这回真是急了。

  整整一个多月,大公丝毫不理会德国总参谋部和帝国总参谋部的命令,始终按兵不动。有些时候也作作样子,派出一个步兵团前进大约十几公里,向敌人的阵地进行一些马蚤扰性的进攻,然后就给总参谋部发封电报,比如:今天派出两个师向若尔基耶夫方向发起攻击,未取得任何突破,部队退回原来的出发地……等等。

  反正,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总参谋部似乎已经习惯了。

  李海顿并不太担心普热米尔要塞的防御,那座要塞坚守上半年一般没有多大问题,除非是看不到解围的希望。

  每当康德拉来电催促尽快发起进攻,总是被李海顿一句话就堵了回去:目前的兵力十分不足,除非把第1、2、4集团军尽快加强到前线来。到了现在,维也纳的总参谋部总算把前一阶段在加利西亚作战中损失惨重的第1、2、4集团军在匈牙利补充完毕,并心急火燎地派到了加利西亚前线。

  在波兰方向,10月31日,德军第9集团军马肯森部进攻到华沙郊外,由于补给困难,已成强弩之末,只能开始向西里西亚方向后撤。

  俄国西北方面军迅速集结了3个集团军开始向孤军深入的马肯森集团发起反攻,马肯森顶住了两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边打边退。但在南线,俄第7集团军正在迅速前插,意图截住德军的退路。

  德国坐镇东线的兴登堡将军只能向奥匈军请求支援,要求奥第3集团军立即北上,拖住俄第7集团军的脚步,为马肯森的后撤赢得时间。已经前进到卢森堡的德军总参谋部一天之内给维也纳奥匈总参谋部连发了9封电报,威胁利诱奥军同意立即派第3集团军北上,去填补德军第9集团军南线的缺口。

  “将军,康德拉将军将会在今天赶到克拉瓦。”斯特尔茨将电报递给了李海顿。

  “呵呵,他终于不肯呆在维也纳了?”李海顿说道:“好吧,好吧,我们总归也要给总参谋长大人一点面子,也好让他看看我们的士兵是如何以喀尔巴阡山崎岖寒冷的山地里作战的。”

  四六 普热米尔(二)

  虽然斯特尔茨中将知道皇储殿下一直在构思着一个大的作战计划,而且两人也讨论过一些作战的细节。但当李海顿拿出他的整个方案时,他的参谋长还是被他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给吓了一跳。

  按道理制订作战计划是参谋部的事情,但李海顿却一直在破坏规矩,他不太喜欢参谋部中那些刻板教条的作战方案,反而总是别出心裁。

  李海顿的目标是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不是击溃,而是要全歼。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斯特尔茨想了一下这才领会了这句来自东方的兵家话语里的含义,他很难理解皇储的有些想法,从两人的讨论里,皇储的作战方式就是——跑,打不过就跑,大范围的跑,然后寻找机会歼灭敌人。

  这与西方正面决战的军事理论丝毫不符,反而有点象怯懦的东方人的思维习惯。

  这话斯特尔茨没敢说出口。

  李海顿的计划是第3集团军北上去接应一下德国人,只是作个样子,冒失的马肯森集团的死活与他无关,何况前一阶段奥匈大军在加利西亚溃败时德国人也无动于衷,也没见他们在危难关头拉上一把。

  第3集团军在北进后迅速转向桑河谷地,截断俄第3集团军的退路。与此同时,奥军集中第2、6、7三个集团军向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加之要塞守军在里面的配合,75万奥匈军对俄军25万,奥军占有绝对优势。

  此外,奥第1集团军将防守喀尔巴阡山方向的俄军增援,而第4集团军将会牵制住林堡的俄第8集团军。

  “很宏大的计划。”斯特尔茨说道,“但第1集团军如何能守住俄军喀尔巴阡方向3个集团军的进攻?”

  “没让他们守住,只需要迟滞敌人的增援,我们需要3到5天的时间。”李海顿说道,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划了三道斜线,“第1集团军只需要提前构筑好这三道防线,然后,一道一道后撤,防守总比进攻容易得多对吗?”

  斯特尔茨点了点头,进攻的损失远远比防守要大得多,这是事实。“但如何能确定我们能在三天内就能击垮普热米尔的俄军?”

  “这点是经过参谋人员仔细计算过的,况且我们还有些新鲜的秘密武器。”李海顿稍微停了一下,他卖了个关子,“到时候你就会看到的。”

  “嗯,嗯,原则上我同意这样的方案,不过还要仔细研究一下。”

  “那要尽快,赫岑多夫男爵正迫不急待地赶来。”李海顿笑道。

  “我的天哪,你这绝对是故意的。”斯特尔茨叫道,“使我没有足够与总参谋部进行讨论的时间。”

  “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我只是担心他们的叫喊声会把俄国人给吓跑。”

  康德拉上将在下午就赶到了位于克拉瓦的奥军前线司令部,这回皇储殿下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在与他简单的会谈后,皇储立即给前线的博洛耶维奇上将打电话,命令他立刻率第3集团军北上却解救德国人。最令他感到满意的是,皇储终于答应在两天后就发动一场他盼望已久的全面进攻。

  他兴致勃勃,不辞辛苦地视察着分散在80公里范围内的部队,李海顿却留在克瓦拉,与前线参谋部的人员仔细研究着作战方案。

  德军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看来不可避免地将遭到失败。德奥陆军缺少配合和勾通,在加利西亚战役的紧急情况下,德军并没有给奥匈军队提供一点帮助。现在他们遇到了危险,毛奇却一再要求奥匈陆军进行全力的增援。

  “弗朗茨,你的问题是太过于相信德国人,这才是加利西亚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李海顿从康德拉手上接过了毛奇要求奥军全力向伊万戈罗德发起进攻的电报,随手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对他的总参谋长说道,“整个加利西亚战役的计划需要德国方面出动一到两个集团军进行配合,但德国人呢?只出动了一个军,总共四个师的兵力,这点人还不够给俄国人塞牙缝的。”

  “可是,如果我们不行动,华沙一线的德军有可能被俄军歼灭。”康德拉说道,“我们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德国人为什么不替我们想一想呢,如果我们遭受重大损失,同样会输掉这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但在加利西亚战役的关键时刻,他们在哪儿?这导致我们损失了整整35万人!”李海顿变得愤怒起来,语气严厉,“如果德国人再对我们抱着无所畏的态度,我宁可现在就退出这场该死的战争!”

  “但是,德国人那里怎么去交待?”康德拉指了指被李海顿扔到桌上的电报纸。

  “在制定战役计划时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的,博洛耶维奇所指挥的第3集团军会在马肯森集群的侧翼进行一些战术性的牵制行动。”李海顿说道,“整个战役将会在后天发起,我们不会指望德国人的支持。”

  根据作战计划,整个战役将在11月3日正式打响。但在前一天晚上各部队就开始出发了,李海顿为参与进攻的三个集团军凑集到了足够的车辆,小汽车和卡车,当然,最多的还是两匹骡马拉的大车。斯特尔茨终于知道李海顿将投入的新玩意是什么了,一百多辆围了一圈装甲,并装上了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卡车。

  皇储殿下曾提到的“坦克”并没有运到前线,加利西亚复杂的山地看来并不适合那玩意的运用。

  “明天是‘空军’的第一次表演。”李海顿指着停在一大块平地里的一百三十多架双翼飞机说道。

  奥军第6集团军实际上跟在第3集团军身后随即就出发了。第6集团军从希尔塔转向了普热米尔,而博洛耶维奇则指挥着第3集团军与马肯森的德第9集团军一起夹攻俄第12集团军。

  四七 普热米尔(三)

  盼望已久的反击就要开始了。

  步兵上将博洛耶维奇参与了李海顿制订反击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跟随在皇储殿下身边做了整整十年副官,直到1905年才出任林堡的加利西亚第7步兵旅旅长,并晋升为准将。其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伊斯特里亚大公的支持下,在1911年升任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守备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并在1913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在令人郁闷的加利西亚战役中,他指挥的奥匈第6军正是运用这种战术,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于大局无补,但这样的战功已经足以让他升任第3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博洛耶维奇临危受命,以高效率完成了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任务:重组已经溃散的第3集团军,现在这支军队又能够以新的面貌重新投入战场。

  在10月29日,博洛耶维奇接到了他所期望的命令:第3集团军作为整个反击作战计划的先发队伍,于10月30日开始行动!

  皇储所主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符合他的胃口:用两个集团军去迟滞四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另外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去对付包围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

  本来在加利西亚一线的俄军稍占优势,他们拥有7个集团军,而奥匈方面只有6个。但德国人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却迫使俄国人不得不抽调两个集团军去加强华沙方向的防御,这给奥匈军队留下了机会。

  俄军的问题是他们西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不容易展开兵力的喀尔巴阡一线,却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顽强地阻击在了各个隘口,进展缓慢。主要由35岁以上的预备役中年人组成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听到从加利西亚逃难而来的难民述说了俄军的暴行之后,由于要保卫家乡免遭劫掠,暴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仅仅用19万人就顶住了近60万俄军的进攻。

  目前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约35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只有两个集团军,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也觉察出了危险,要求停止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却遭到了大本营方面的拒绝。

  俄军总参谋部现在的目光盯在了东普鲁士,而且德国人对华沙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没有想到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损失惨重的奥匈军队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博洛耶维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死板地全部按照作战计划去执行作战,而且李海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会允许前线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临时作出变动。原来的作战计划是他所率领的第3集团军只是作作样子,威胁一下追赶马肯森集群的俄军侧翼,然后转向桑河谷地,截住俄军第3集团军的退路。

  但他率部赶到斯特拉维茨时,正遇到了溃败中的俄第12集团军。

  马肯森在后撤途中在卡缅纳给一直身后紧追不舍的俄军做了个埋伏圈,从华沙就一直紧咬着马肯森德军主力的俄第12集团军一下就钻进了陷阱,被马肯森在反击中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博洛耶维奇哪肯放过这么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向俄第12集团军侧翼展开猛攻。

  正在苦苦支撑的俄军又被奥第3集团军从侧翼攻来,顿时支撑不住,向着东北方向一路溃逃,损失惨重。与奥军会合后,马肯森听说了奥军的作战意图后,竟然与博洛耶维奇合兵一处,一起转进到桑河谷地。

  11月2日,奥匈第6集团军首先在普热米尔要塞外围向俄第3集团军右翼发起进攻。俄军第3集团军本来就在普热米尔要塞下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其配置更成问题,全军围着要塞部署成球型,侧翼的防御兵力十分薄弱。

  11月3日,奥匈第6集团军在进攻开始之后一天即突破俄第8军的防御阵地。俄第8军在对普热米尔要塞的攻击中损失惨重,因此才调到侧翼来修整,没想到竟遭遇到奥匈的生力军,仅仅一天主要阵地就被突破。与此同时,奥匈第2、第7集团军也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朝俄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奥匈三路大军的围攻下,再加上防御要塞的奥军也开始主动出击,俄第3集团军只坚持了半天就全线崩溃。

  迪米特里耶夫将军下令俄军全线撤退。不过这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将军不愧得到了“皇军”的真传,手下的俄军悍不畏死,全力突击,还真溃围而出。俄第3集团军残部沿着桑河河谷,一路向华沙逃去。很可惜,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两位悍将正在前面等着他呢。

  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指挥近30万奥德联军向溃逃的俄第3集团军展开猛攻,而奥匈第6集团军在身后紧追不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奥军第3、第6集团军与德军马肯森集群合力将俄第3集团军全歼在桑河谷地。

  普热米尔一役,奥德联军全歼俄第3集团军26万人,俄军伤亡8万,被俘17万,只有数千人逃出了包围圈。

  一场大捷,足以让刚刚遭受马恩河战役失败的德国人感到振奋,而且也让奥匈帝国国内马蚤动不安的情绪得以稍稍平复。

  还且战役还在持续,奥军第2、第7集团军在解救了普热米尔之后,开始向右穿插,将俄军第8集团军25万人包围在了林堡。

  战役的进程已经超出了李海顿最初的预料。

  在得到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的增援后,奥匈在加利西亚一线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135万人,而俄军由于在普热米尔战役中损失惨重,目前西南方面军只有不到90万人,兵力的对比上奥匈方面第一次占据了优势。

  李海顿下令部队在上冻前抓紧掘筑沟壕,他可不想对这座防御坚固的城市要塞进行正面强攻,而是准备进行长期的围困。

  普热米尔战役,李海顿尝试着将飞机和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不过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俄军崩溃的太快了,甚至李海顿的大部分飞机都还没有来得急起飞。

  四八 围点打援

  在基辅的俄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里,伊万诺夫被加利西亚急转直下的形势惊呆了。

  与第一阶段俄军势如破竹的进军形势正好相反,仅仅在五天的时间里,在桑河谷地,他的第3集团军就被德奥联军全歼。大本营是这样宣称的,在圣彼得堡看来,输给德国人是可以接受的事实,如果输给奥匈人,那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现在,伊万诺夫有点庆幸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留在了加利西亚,虽然他很清楚这支德国军团实际上只有不到12万人,他们的一部分撤回了东土鲁士。

  问题是奥匈军队的行动突然变得难以捉摸,而且还改变了战术。

  他们更换了总参谋长?

  没有,确切的情报显示还是赫岑多夫男爵在维也纳发号施令。

  实际上在战役开始之前,他似乎听嗅到了一些异乎寻常的地方,他手上仅有的十几架侦察飞机都被对手给打了下来,奥匈人竟然在飞机上面安装了机枪。

  更令人吃惊的是,林堡的俄第8集团军被奥匈人给围困了起来。

  大本营要求他尽快为第8集团军解围。

  这令他感到很气愤。

  他目前手上的兵力不足,占着劣势,帝国糟糕的交通状况使得部队严重缺乏补给,运输和后勤反而成了困扰前线指挥官的最大问题。伊万诺夫并不担心林堡的防御,在那座城市里奥地利人修建的要塞工事需要他们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和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拿的下来。

  他目前急需要修整和补充,在准备充分后再发动反击。

  但问题是彼得堡方面根本不给他准备的时间。

  伊万诺夫叹了一口气,看着墙上的地图。

  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本来在取得加利西亚战役的重大胜利之后,面对奥匈帝国已经溃败和士气低落的3个集团军,俄军完全有可能乘胜追击,一口气冲入匈牙利平原,甚至有可能占领布达和佩斯。

  但彼得堡对战役方向的争论整整持续了近一个月,俄第二集团军的覆灭更让大本营里的那些家伙们更愿意将兵力转向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那是德国人重要的重工业区。战机就在这样的争论中白白的浪费掉了。

  伊万诺夫无奈地下令在喀尔巴阡山一线的第4、5、9三个集团军转向林堡,目前的情况来看,攻入匈牙利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性格谨慎的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还是要求他的三个集团军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免遭受到奥匈军队的分割。

  尽管维也纳正在欢庆帝国陆军自开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场对俄战役的重大胜利,但李海顿可没时间跑回维也纳去参加什么颁奖典礼,他现在正忙于向奥匈的高级指挥官传授来自东方的经典军事战术——围点打援。

  意识已经有些僵化的帝国军方高级指挥官们很难理解李海顿的意思,反而是那些年青的参谋军官们听得津津有味。

  来自东方的游击战术在运用到大规模的战役中就是运动战,德国人实际上有很深的理解,但他们太刻板教条,也过于注重于城市和战略要地的攻防。来自毛的军事思想可不是这些死板的西方职业军人随便能够彻底领悟的。

  什么是运动战?

  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跑”,绝对不固守一地,傻乎乎地等着敌人将自己包围。如果不是因为李海顿,普热米尔的14万奥匈守军就死定了,他们并没有消灭敌人,起到一个重兵集团应该起到的作用,当然俄国人主动送死不算。

  这方面参加过布尔战争的博洛耶维奇、梅耶尔中将和米勒中将等人倒是很精通。

  由于是在制订战役计划,李海顿这才有时间天天向他手下的将军和参谋人员们灌输“跑”的思想,打不过要跑,打得过更要跑。

  占领城市是没有用的,城市就在那儿,它不会跑,而且防御坚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制订计划时第一位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花费力气攻占那些没用的城市。战役打输了,占领再多的城市都没有用,如果打胜了,它自然就是你的。

  什么是胜利?

  就是保存自己,然后消灭敌人的士兵,击退和击溃敌人都不能算作胜利。战争的本质就是两位拳手无聊的较量,军队和士兵就好象是两人的体力,双方较量的是看谁消耗对手的体力多,最终体力不支的那一个就会被击倒。

  如果你们把敌人都消灭光了,那么就会取得胜利……

  李海顿说得口干舌燥,于是停了下来,目光转向一位满脸带着疑惑,正在专注思考他伟大军事思想的作战参谋,“瓦尔特,请给我倒杯咖啡来!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干正事,讨论一下进一步的作战计划。”

  现在的情况很难办,伊万诺夫从喀尔巴阡一线撤回的三个集团军抱成了一团,虽然行动缓慢,但根本无法下嘴。啃硬骨头的想法从来就没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俄军似乎有从华沙向林堡派出增援的迹象,这是李海顿的期盼。

  “如果从喀尔巴阡一线撤退的俄军主力就这么样一直推进到林堡怎么办?”第一集团军司令丹克尔上将问道。

  “那我们就撤退!”李海顿白了他手下的将军一眼,刚才我说那么多你咋还不明白。

  “可是,那样我们就失败了?”丹克尔还真不明白。

  “将军,我们有什么损失吗?”李海顿还是决定继续开导他一下,对于笨学生,一定要有老师的耐心。

  “没有。”丹克尔老实地回答,“但我们没有达成战役目标。”

  “我们的战役目的是什么?”李海顿说道,“我说过要攻占林堡了吗?”

  “没有,但我们也没有能够消灭敌人。”

  “是,我们没有消灭敌人,这是我们的第一目标,但给喀尔巴阡一线解除威胁也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李海顿说道,“今后所有的战役计划都必须围绕着如何消灭敌人去制订,而不是要攻占什么目标。”

  正在说话间,通讯官走了进来,递给了李海顿一封电报。

  “报告长官,俄军第7集团军从华沙出发,沿桑河谷地南下,意图大约是向林堡增援!”按规矩他应该称李海顿为阁下,但李海顿要求手下的军官叫自己长官。

  李海顿迅速地扫了电报一眼,然后在手里抖动着那张电报纸,“看,我们的耐心终于有了回报,现在,有鱼上钩了。”

  四九 桑河之战

  “沃兹-泰克……”(德语:隐蔽)

  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兵哈克有些茫然地看着他的指挥官,不过,随之划空而来尖锐刺耳的炮弹呼啸声让他本能地迅速缩着身体钻进了战壕里的防炮坑里。

  轰!轰轰!轰……

  巨大爆炸声在阵地上接连响起,整个地面如同遭受了重击剧烈地摇晃着,仿佛随时都会崩塌。这位吓得浑身发抖的捷克新兵双手紧紧地捂着耳朵,眼神充满了惊慌,身体蜷缩在冰冷潮湿的战壕底部,颤抖的嘴唇一直在低声祈祷着。

  似乎过了很久,炮声开始渐渐转稀,战场似乎变得沉寂下来。

  军官们吹着口哨将士兵们撵出了防炮口,哈克很不情愿地站起身来,脸色木然地从地上抓起沾满泥污的步枪,在军官的怒吼声中趴到了战壕边缘的射击位,虽然听不太懂,但他明白军官们的意思。

  “乌拉……”俄国人高声喊叫着,排着有些密集的散兵队形开始发起冲锋。

  嘟嘟嘟嘟……

  马克沁重机枪首先发出沉闷的响声。

  嗒嗒嗒嗒……啪!啪!

  之后,轻机枪和步枪也开始开火,波希米亚步兵师的前沿阵地上顿时又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哈克机械地朝着目标扣动着枪机,也不去察看是否击中了目标,只是盲目地重复着拉动枪栓、瞄准然后开枪这些动作。

  伊斯莱亚步枪的射速很高,只用了一分多钟,他就把枪里的11发子弹给打光了,至于打在了什么地方,那不是他所操心的问题。

  他从战位上退了下来,磨蹭着将两个五发子弹的弹夹装进步枪的固定弹匣里面,然后又从弹夹里拿出一发子弹,稍微喘了几口气,这才拉开枪栓,把它装进了枪膛。战壕里每一刻都会有人中弹倒下,有的人立刻就死了,也有人在哀嚎惨叫,大部分人已经麻木地自己进行处理。

  医护兵根本忙不过来,没有人会帮助你,除非你不能动弹。

  哈克在长官严厉的目光中又赶紧爬到了战位,有时候挨上那些军官的斥骂和笨重的皮靴还不如挨上一颗子弹痛快。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俄国佬和奥地利人的战争与捷克人有什么关系?他根本也搞不明白,在三个月之前他还只是个地道的农民,只不过每年要参加两周的军事训练。

  参加军事训练他还算积极,因为预备役在训练时的伙食还算不错。

  但是真的上战场打仗,他却极不情愿。

  天气真的很冷,昨天还下了一场冻雨,到现在身上的棉衣还是湿的,全身都变得麻木。

  俄国人是不是有病?两侧的山地无比开阔,而他们非要从已经被奥匈军队死死把守的河谷中通过。

  哈克知道河谷两侧都是山地,虽然山路崎岖艰难,但绝对能翻过去。他们就是翻越了东北一侧的山地来到河谷的。即使穿过了我们这条阵地又有什么用?后面一公里处还有一道战壕。

  哈克知道身后的战壕里是蒂罗尔山地师和克罗地亚步兵师,他是听一个捷克老兵给他说的。他听不懂那些人说的是什么。“那是意大利语和克罗地亚语。”那老兵是这样说的,脸上带着自豪,似乎他什么都知道。但哈克敢打赌,他根本听不懂那些意大利人和克罗地亚人说的是什么。

  他很想对冒着枪林弹雨向着他这边的阵地冲锋的俄国人喊:往山上跑啊,那里根本没人防守。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俄国人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了,但很快又被打回了河谷。俄国人被包围了,这下他们跑不啦……

  如果我们俄国人包围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