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玄幻小说 > 双鹰旗下 > 双鹰旗下第5部分阅读

双鹰旗下第5部分阅读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了,巨大的火团腾起,整个碉楼垮了一半,英国人在心里所依赖的两挺重机枪也哑了火。

  “跑吧!”有人大喊着。

  “跑不掉,我们被包围了!”

  ……

  “停止炮击!”博洛耶维奇站在城外的小山上,心满意足地观察着眼前所以生的一切:激烈的爆炸,火光,硝烟,仅仅不到十分钟,英国人的布拉瓦约兵营就成了废墟,石块、燃烧的木料和坍塌的土墙,几乎没有完好的建筑物。

  他还没有来得急下令手下的士兵们以起冲锋,兵营里面就已经升起了白旗:一个英国兵用一截树枝挑着一件白衬衣在不停地摇晃着。

  克龙泽将军奉命前来接应购买的物资,这批步枪和大炮对于布尔军很重要,他赶到布拉瓦约见到了博洛耶维奇,上校带来的近2000名“志愿兵”让他更加感到欣喜。

  “但是,你们占领这里有什么用?”这位将军环视了一下破败的布拉瓦约镇。

  “也许,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后勤基地。”博洛耶维奇说道,他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伊斯特里亚公爵并不看好布尔人的前景,来时叮嘱他要时刻保持一条后撤的通道。

  梅耶尔中校带着一个连被留在了布拉瓦约,博洛耶维奇则带领着“志愿旅”跟着克龙泽将军前往比勒陀利亚。

  “但是,这些人怎么办?”梅耶尔指着和他一起被留下的1800多名黑人挑夫。

  “武装和训练他们,我们需要保持这条道路的畅通。”博洛耶维奇说道。

  “可是,并没有武器……”梅耶尔中校说道。

  “很快就会有的。下一批军火船将会在一个月之后抵达,你得带着他们过去。”博洛耶维奇打断了梅耶尔的讲话,然后就率领着他的“大部队”走了。

  梅耶尔中校则要带领这些黑人返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和平之港很快就又有一批武器和志愿者们抵达。

  博洛耶维奇在比勒陀利亚终于见到了克鲁格总统,现在战争已经开始,这位总统显得更加苍老而且疲惫。

  即将来昨的新世纪并没有给布尔人带来什么喜悦,相反这块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已经燃起了点火。此时,布军总司令皮埃特朱伯特将军正指挥着主力与英国人在纳塔尔激战正酣,博洛耶维奇率领的“志愿兵旅”来的正是时候。

  在比勒陀利亚,经过短暂的休整,他们被立即派往了纳塔尔前线。

  二一 伏击

  在纳塔尔,布尔军主力将大约8000多英军包围在了莱迪史密斯城内。城内的英军试图突围,结果损失了大约1300多人,包括指挥官西蒙斯少将也被打死,只能退回城内,依靠坚固的工事据守。

  布尔军由于缺少重型火炮,也无力攻克英军防御坚固的城池,只能将莱迪史密斯城团团围困,一面等待着英国海外援军的到来。

  英军守将威廉怀特中将一面固守莱迪史密斯,一面向开普敦请求增援。

  博洛耶维奇上校率领“志愿旅”赶到莱迪史密斯城外时,雷德沃斯布勒上将也率领着2万英国远征军抵达了开普敦。

  英国人直到12月份才姗姗来迟,博洛耶维奇这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抓紧训练他的手下,现在这群来自荷兰和比利时的志愿者们好歹看起来象支军队了。

  勒布上将亲自率领英军主力前来解救被围困了两个月的莱迪史密斯城,他们从德班上岸,沿着铁路线一路向北。

  毫无意外,死板的英国人进军路线早在布尔人的意料之中。

  他们在科索伦镇一带利用地形优势做好了一个伏击阵地,只等着英国人一头钻进来。

  勒布手上的英军包括英军第2、4、5、6旅和几个骑兵团,总兵力达到了23000人,拥有30多门火炮,另外为了加强火力,还从“可怖”号战列舰上拆下来了16门47英寸,投入到作战中。

  无论是人数还是火力上,英军都占有绝对优势。

  布尔方面投入科伦索一线的总兵力大约有3800人,博洛耶维奇指挥的“志愿旅”1800多人作为预备队被部署在中路侧后的位置。68岁的朱伯特将军本来是要亲自指挥在科索伦的战斗,但这位老将军在开战前不幸坠马摔伤,只能返回农场休养,从金伯利前线返回的博塔特将军接任了前线总指挥的位置。

  正规军出身的博洛耶维奇对于布尔人的布置也无话可说,擅长野战的布尔人在这里设了一个很巧妙的埋伏圈,可以预见的是英国人如果冒然进攻,必然会在这里受挫。

  相反,博洛耶维奇却从布尔人身上学到了许多出奇不意,机动灵活的战术,这些东西对以后使他成为一名杰出的统帅起到了不小的帮助。

  但实际上无关大局,这只是一场战斗而已。

  英国人就是为了脸面也会要全力打赢这场战争,如果连只有四、五十万人小小的布尔人国家都征服不了,大英帝国绝对会名誉扫地。

  勒布指挥英军主力于12月15日向位于莱迪史密斯西南的小镇科伦索发起进攻,意图强渡图盖拉河,以解莱迪史密斯之围。

  图盖拉河自西向东北流过南非北部高原的外围,河南岸是平缓的开阔地带,而河的北面却是一些起伏的山地,虽然不太高,却也行动不便。图盖拉河河面宽阔,而且除了两个弯曲部的浅滩外,大部分河段都无法涉水而过,这极有利于防守。

  布尔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将图盖拉河上的铁路桥和浮桥全部破坏,现在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科伦索镇外西面的一座公路桥。桥北面是一小片平坦的开阔地,但周围却环绕着一圈连绵起伏的小山。

  布尔人就利用这一片地形给英国人精心准备了一个“口袋”。

  布尔人利用围困莱迪史密斯这一个多月时间,在这些小山上用石头、沙袋和木头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火炮阵地,并在从图盖拉河北岸岸边到后方山上的广阔地段内挖掘了纵横交错的多条步兵战壕。布军的炮位和战壕都经过精心伪装,隐藏在灌木丛和荒草中,从战壕里掘出的土被小心地运到远处撒开。此外,布军还构筑了几个假炮台,里面放上用瓦楞铁皮做的假大炮。

  英国人的进攻开始了,他们在科伦索镇的南面架起大炮,对位于河北岸的布尔人阵地进行炮击。博洛耶维奇则在博塔特设在山上坚固的掩蔽指挥部里,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作为一名出身高等军事学校又有着丰富指挥经验的高级军官,他现在扮演着参谋长的角色,毕竟他的作战知识和经验远比这些布尔将军们高出不止一筹。

  布勒的进攻计划是兵分三路,中路英军为进攻的主力,包括英第2旅、第4旅和第6旅,分别由希尔加德、利特尔顿和巴顿少将指挥。他们沿着与纳塔尔铁路平行的一条土路向科伦索车站和公路桥挺进。东路是由敦唐纳指挥的骑兵联队,他们的任务是保护第二旅的侧翼。西路是主要由爱尔兰人组成的第5旅,由哈特少将指挥,任务是在图盖拉河大拐弯处的浅滩洇渡过河,之后迅速“向西”到达多林科普干河与图盖拉河的汇合点,然后沿着图盖拉河北岸推进,保护希尔加德的左翼。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西路的英军第5旅,他们向图盖拉河大拐弯处挺进,试图洇渡过河。他们的前方是斯威士兰警察部队和索特潘斯贝格民团,右前方是布尔人极其隐蔽的炮兵阵地。布尔人在英军的炮轰中一动不动,埋伏在战壕里,耐心地等待英军走入离他们只有500的距离,这时隐藏在掩体后面的75毫米速射炮突然开火,隆隆的炮声中夹杂着毛瑟枪声音。

  英国人在布尔人的火力夹击下伤亡惨重,无法继续前进,只有一个上尉、两个中尉和30多个士兵冒着炮火到达了对面的河岸,在这里他们又遭到了布军步兵的射击,全部覆没。西路进攻的英军伤亡大约在600人左右,而布军只付出了1死4伤的代价。

  当西线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中路的英军也发起了进攻。

  令博塔特和博洛耶维奇感到惊讶的是,英军走在最前面竟然是炮兵。两个炮兵连的英军用牛车大摇大摆地拉着16门大炮来到了离布军阵地只有1000多米的前沿,然后不紧不慢地从牛车上面卸下火炮开始安装。

  “看来他们拿我们当那些黑人土著,认为我们手里拿着的是木制的标枪或是弓箭。”博洛耶维奇都被英国人的奇兵给逗乐了。

  博塔特立即下令埋伏的炮兵展开攻击,一发发炮弹在英国人的大炮之间炸开,毫无防备的英国炮兵非死即伤,只有少部分人侥幸跳到了周围的水沟里进行躲藏。而勒布却下令在这些炮兵身后的英军第4旅去接应正在西面溃退的英军第5旅。

  现在他们的炮兵毫无保护。

  博塔特本想下令手下乘胜追击,但布尔民团松散的组织弱点暴露了出来,他想用来进攻的米德尔堡民团却自作主张地前去支援右翼毫无损失的埃米洛民团。幸好还有作为预备队的“志愿旅”,博洛耶维奇立即下令手下主动出击,抓回了毫无抵抗力的200多个英军炮兵俘虏,并将那些大炮往回拖了500米,进入自己阵地的射程之内却放弃了。

  博塔特很奇怪博洛耶维奇的命令,“为什么不把那些大炮拖回我们的阵地?”

  “英国人舍不得这些东西,它们将会成为一些诱饵。”博洛耶维奇微笑着回答。

  二二 大撤退

  此时,布尔人的防线却出现了极大的漏洞,东线敦唐纳的英军骑兵联队正在快速地向东北前进,已经接近河南岸的制高点赫朗万山。一但被英军占领这里,那么他们的炮兵就会对对岸形成很大的威胁。

  按照作战计划在此守卫的索特潘斯堡民团却在英国人的炮击下,擅自将阵地转移到了图盖拉河弯曲部。博塔特对此极为恼火,幸好朱伯特及时带领瓦赫斯特鲁姆民团赶了过去,他们抢在英国人前面占领了这座高地。

  敦唐纳在进攻受挫后,请求布勒派遣第6旅增援他拿手赫朗万山,但布勒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他正忙于敦促第6旅抢回丢在前沿的十几门大炮。

  英军第6旅被送进了死亡陷阱,在布尔军猛烈的火力攻击下,不但没有抢回大炮,而且还损失了近1500人。布尔军趁势追击,费赖黑德民团和“志愿旅”从科伦索镇西面的公路桥掩杀过去,英军第6旅全线溃散。

  在激战当中,一发炮弹落在了布勒的指挥部附近,这位最高指挥官受伤,他的两名参谋被炸死。英军的指挥出现了混乱,布尔军全线反击,英军一直败退了十几公里,直到天黑时才稳住了阵脚。

  在科索伦两天的战斗中,英军损失了5000多人,还丢失了20多门大炮,心力交瘁的布勒下令全线撤退,并给莱迪史密斯城内的怀特中将发了一封电报,告知他莱迪史密斯解围无望。他建议怀特将军烧掉密码本,炸毁弹药库,然后“和布尔人商量一个体面的投降条件。”但怀特决定和部下死守孤城。

  1月11日,梅耶尔中校带着1000多名志愿者也赶到了莱迪史密斯前线。这次他还带来了两门240毫米攻城炮,李海顿突然想起似乎在开战之初布尔人大占优势,就是因为缺少攻城重炮而没有攻陷英军防守的两座重要城镇。

  他及时地又给布尔人运来了两门240毫米攻城重炮。

  两门重炮的到来让莱迪史密斯城内的英军彻底绝望,现在他们的防御工事已被摧毁,城内守军死伤惨重。1月18日,莱迪史密斯城内英军投降,8000多英军如今只剩下了不到5000,这其中还包括大约3000名伤兵。

  博洛耶维奇却率领他的“志愿旅”转向了钻石城金伯利,由于缺少炮兵,威塞尔将军的骑兵部队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金伯利城内近4000名守军凭借着坚固的城池已经坚守了近四个月。

  2月1日,“志愿旅”拖着两门重炮抵达了金伯利,金伯利城内的形势骤然恶化。

  2月7日,布尔军终于攻破了金伯利的城防,冲入城内,与守军民开巷战。

  2月9日,金伯利陷落,城内德比尔斯公司储存的大笔黄金和钻石落入布尔民军和“志愿旅”手中。

  更为重要的是,“志愿旅”活捉了罗得斯,这位贪财的大亨死守在城内,现在成了人质。

  不过,现在的战场形势已经急骤恶化,到了2月,南非的英军总数已经增至22万人,总兵力已经是布尔人的七倍。

  博洛耶维奇向斯泰因总统建议撤出妇女和儿童,但却得不到回应,大部分的布尔人舍不得抛弃家园。这些留下的妇女和儿童在今后却成了英国人手中的人质。

  在英国人高出数倍兵力的紧逼下,博洛耶维奇和克龙治率领奥兰治军团保护着斯泰因总统和奥兰治部分高官且战且退,3月13日,布隆方丹被英军攻占,象征着奥兰治自治邦的橙白条旗被降下。

  3月26日,朱伯特将军在指挥作战时再次落马,次日去逝,博塔特继任布尔军总司令。

  梅耶尔中校接到命令干了一件“不名誉”的事,向罗得斯家族勒索高达500万英镑的赎金,在收到500万英镑的赎金已经被划入瑞士银行的指定账户上后,罗得斯被释放。

  这位鼓吹大英帝国霸权,并妄想把包括环中国地带和日本等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变成英语区,并为此设立而设立罗兹奖学金的英国富翁现在财富已经缩水了一大半。博洛耶维奇却带着在金伯利抢来的价值四百多万英镑的钻石和黄金开始了大撤退。

  大约1500名“志愿旅”的士兵和近两万布尔妇女和儿童组成了一支巨大的迁徒队伍,近三千辆牛车载着这些人离开了养育他们的家园。

  大约有1200名志愿者留了下来,继续与英国人展开了游击战。

  艰难的大迁徒,背井离乡的布尔人再次体会着一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曾经经历的苦难,这些人穿过茫茫的罗得西亚丛林和草原,抵达了德属东非。

  德兰士瓦完了,虽然不屈的布尔人在继续着游击战,他们的妇女和儿童却被英国人投入到了集中营中,在1901年,大约有3万名布尔妇女和儿童死在了集中营里。

  英国人的暴行引起了全世界的抗议。

  后来,英国人的这一项灭绝种族的“伟大的创举”又被一个叫希特勒的同志继承并发扬光大,达到了极致。

  现在,博洛耶维奇和梅耶尔已经带领着手下在返航的轮船上了,这一批后来被称之为“布尔军官团”的军官们后来大部分成了帝国陆军的重要将领。

  非对称的作战方式以及布尔民团在作战时的随意性都让这些军官们见识了许多以前不曾体会的东西,而在今后的军事行动中将会更多地考虑到手下指挥官在不能完成任务时出现的意外情况。

  这些都是有益的收获。

  万恶的军火商们,始终都是这该死的战争的源头。

  李海顿一直在为布尔人声张不平,不停地指责英国人。

  伊斯莱亚公司从布尔战争中攫取了超过二千万英镑的利润,在如此巨额的利益面前,别说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就是偷偷出动军队,博洛耶维奇估计这位大公也干得出来。当然,如果他有这个权力的话。

  从本质而言,海顿弗雷德里希大公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位贪婪,一位毫无道德甚至有些邪恶的j商。这些年来,被他坑害的国家绝对不在少数,当然大公最喜欢坑的是英国佬,因为他们最肥。

  李海顿当然不会同意博洛耶维奇的观点,在他看来,自己至少比英国和法国的那些贩子们要高尚很多,至于所使用的那些手段,啊,那也只是些商业技巧而已,属于技术的范畴。

  跟在李海顿身边这几年,博洛耶维奇感觉自己也快成为一个合格的军火商了——他熟悉各种武器的性能,了解许多军事领域里的新技术,也清楚地知道各国军事装备的情况和他们的装备弱点,当然还有他们的需求。

  二三 装甲舰的争论

  一九零零年的另一件重大事件就是在远东,一大帮帝国列强们合起伙来欺负那个没落的老大帝国。

  李海顿对此几乎无言,那个国家掌握在一大帮愚昧落后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蠢材手里,他都不知该如何去评价。

  也好,让西方人用大炮去唤醒一下他们沉睡已经近千年的觉悟吧。

  他真的没兴趣理会远东的事,而且真的还挺忙。

  “普鲁士人总是那么死板和教条,缺少创新精神,而且喜欢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越复杂越好。”此时在卡拉米尔城堡的海军司令部办公室里,大公正在不屑一顾地评论着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新式战列舰设计,在办公桌对面,库德卡海军少校正在向这位大公和海军中将汇报着他的德国之行和对德国战舰建造的考察报告。

  在坐的还有海军造舰总监波佩尔中将和海军技术委员会的罗茨纳上校,这种地方可没有陆军出身的博洛耶维奇说话的地方,他只负责记录。

  英国的报纸已经在宣传德国人所造成的威胁,这只是一种手段,最初只是用以掩盖他们由于他们在布尔战争中由于巨大的战争花费而造成的国库空虚和经济衰退,只是为了欺骗普通民众,但慢慢地他们自己都开始相信这种谎言了。

  事实上德国皇帝根本无意与英国人对抗,甚至反而有些期待与英国结成一个同盟。很可笑的想法。英国人只是在纸上画了个陷饼,威廉二世就准备把它吃下去,甚至不惜摧毁了与俄国人本来已经缓和的外交关系。

  英国人所谓的英德同盟实际上是不想让德国人插手布尔战争,威廉皇帝信以为真,果断地抛弃了对他满怀期待的尼德兰人后裔。

  “普鲁士人从来就没明确的海军战略,这群来自柯尼斯堡的乡下佬根本不懂什么是海军战略,只会被英国人牵着鼻子走。”李海顿继续在嘲讽着他们的盟友们,当然,他不会说是德意志人,只是针对那些来自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也就是那些拥有着无数土地的乡下土财主们。“英国人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刺激着普鲁士人的神经,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登基庆典上把德国人的一艘二等巡洋舰安排在了他们最强大的君权号身边,一八九八年的基尔运河开通仪式上,竟夸张地派出了四艘强大的战列舰。他们成功了,德国人跟在他们后面造起了战列舰。”

  李海顿说这些话只是在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这是由于他与费迪南大公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关于帝国海军最新的造舰计划:皇储费迪南希望建造战列舰,而李海顿却主张建造成装甲巡洋舰。

  两位大公的争执却极大地影响了帝国海军的建造计划,本来按计划已经开工的四艘“哈布斯堡”级战舰的设计工作还没有开始。

  “按照议会通过的预算,这四艘军舰的排水量只能在9000吨左右,而皇储阁下的要求是装备240毫米的主炮,这样只能装备两门主炮,而且还得削弱装甲。”波佩尔将军说道,在他看来,费迪南与李海顿之间争执的焦点只在于主炮的选择,皇储要求装备尽可能大的主炮,而弗雷德里希大公的想法则是宁肯多装备两门口径较小的主炮而获得更高的航速,这位已经成为海军中将的大公对于双联装炮塔的偏爱人人皆知。

  被削弱了装甲的“哈布斯堡”级只能是一艘装甲巡洋舰,这点不可否认,当然名义上它可以被叫成战列舰。但如果按照李海顿的想法,装备了两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塔的战舰就只能是艘巡洋舰。

  “如果皇储坚持要装备240毫米主炮,那么排水量就必须要增加到12000吨以上,这是原则。”李海顿强调说,“我不想让一艘抗着大炮的战舰象一名裸体的勇士一样。”

  他这个比喻很形象,如果军舰上装备过重的舰炮,势必要削弱装甲,这样的防护似乎连轻巡洋舰上装备的150毫米舰炮都抵挡不住。

  可以说一艘军舰设计方面的三个要素:火力、速度和防护,李海顿更看重的是速度和防护,也就是生存方面的因素。因为总的来说,相对于假想敌法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奥匈帝国海军处于劣势,况且他一直还把英国人当成潜在的敌人。

  “那样肯定要追加预算,但是议会很难通过海军的追加拨款计划。”波佩尔说道。

  “这是他的事,如果他不能说动议会,就只能按照我的方案执行。”

  李海顿的方案是为阿根廷人继续建造的“加里波第将军”级的改进方案。

  自从1895年开始的智利-阿根廷边界争端所引发的两国海军竞赛已经延续多年,自伊斯特里亚造船厂为阿根廷人建造的四艘“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回国后,智利海军在实力上完全处于下风。

  为了扭转劣势,智利海军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排水量在12000吨的战列舰——“宪法”号和“自由”号。而作为对智利人的回应,阿根廷方面迅速与伊斯托利亚造船厂又续签了一个补充购舰协议:续购两艘“加里波第将军”级装甲巡洋舰的改进型。

  罗茨纳中校主持了这两艘军舰的设计工作,引用了部分李海顿的思路——优化水下线型,取消了撞角,另外就是首次采用了稍稍外倾的高干舷舰体外形设计,这有助于提升军舰的适航性和拥有更大的甲板设计空间。

  这两艘军舰被阿根廷人命名为“里瓦达维亚”号和“莫雷诺”号。

  为阿廷人建造的装甲巡洋舰开始尝试在大型战舰上装备“伊斯莱亚式”高压小水管蒸汽锅炉,不过动力系统依然采用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总功率为16500马力,能够使这级巡洋舰达到21节的航速。

  现在这两艘战舰已经开始在船台上铺设龙骨,预计在1904年的8月即可完工。

  费迪南大公终于与李海顿达成妥协方案:他同意在“哈布斯堡”级上只装备8英寸主炮,并安装蒸汽轮机,但李海顿承诺必须在帝国海军下一级战舰上装备240毫米主炮,并且优惠百之三的建造费用。

  三艘“赞塔”级侦察巡洋舰在1900年远东对清国的“八国干涉战争”中大出风头,作为世界上第一艘装备了蒸汽轮机的远洋舰船,它在海面上31节的高航速令各国战舰望尘莫及。它们所装备的强大动力装置引起了各国海军的关注,伊斯莱亚斯泰尔动力公司从此进入到世界著名的发动机制造商的行列,并因此获得了不少订单。

  一向骄傲的北德意志人也终于肯低下高昂的头颅,向他们一向瞧不起的奥地利人的造船厂学习经验。

  二四 新概念

  在费迪南大公的支持下,1903年2月,帝国议会终于通过了四艘排水量为12000吨的“皇帝”级战列舰的海军预算,并要求装备上280毫米主炮。不是历史上的三艘,是因为匈牙利人表示既然自己承担了百分之三十的舰船建造费用,那么必须有一艘战列舰在匈牙利的造船厂建造。海军部将四艘战舰的建造订单分摊给了帝国仅有的四家大型造船厂:的里雅斯特的伊斯莱亚造船厂和皇家造船厂,波拉的海军造船厂和阜姆的多瑙造船厂。

  战舰的设计工作由波佩尔海军工程上将为首的海军技术委员会主持,李海顿则担任四艘军舰的建造工程总监。

  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李海顿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

  “采用‘全重型主炮’的设计如何?”李海顿说道,他开始向海军技术委员会的成员推销他已经与波佩尔上将和罗茨纳上校讨论过多次的新设想。这种方案是由意大利海军设计师库尼波蒂上校在1900年所写的一篇关于装甲巡洋舰的设计构想的文章里首先提出来的,发表在德国出版的《海军瞭望》杂志上。

  库尼波蒂上校的方案最初是为了阿根廷人的“里瓦达维亚”号所设计的,作为竞争对手,李海顿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情报,而且还专门与罗茨纳讨论过这个问题,后来又加上了波佩尔将军。

  库尼波蒂的设计有个致命的缺陷,他是在军舰的舯部两侧各安装了一座与主炮口径相同的主炮塔,这挤占了动力舱的位置,并削弱了战舰重要部位的舯部防御。所以,在为阿根廷人和帝国海军建造排水量为8900吨的“哈布斯堡”级装甲巡洋舰时,罗茨纳并没有在意这种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几人都意识到了拥有四座双联装主炮塔的好处,甚至马上就想到了沿中轴线前后各布置两座主炮塔,或是在舯部沿中轴沿布置两座主炮塔的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战舰的侧向火力能够达到八门,这需要有两艘同样的军舰才能达到这样的火力效果。

  不过,显然一艘只有12000吨的军舰上还无法承担这样的重负,除非安装小一级的主炮。

  “‘全重型主炮’?”海军部长斯波恩上将显然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名词,他略带疑惑地侧过身,看着帝国海军的首席设计师。

  “哦,就是统一整个军舰上的主炮口径和倍口径,用以取代二级主炮,这样有利于全舰的统一射击指挥。”波佩尔向他和在坐的同僚解释道,“这样战舰侧舷可以射击的主炮数量就提高到八门或以上,足以对敌舰形成压倒性火力优势。”

  “唔……应该怎么布置呢,沿中线的布置会影响到后部炮塔的射界,而布置在舯部对于火力的提升并不大。”斯波恩上将稍微停顿了一会儿,“当然,还是有些好处的。”

  既然有些好处,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这些主炮的布置方式,目前世界上的战列舰几乎都是一种模式:一前一后各装备一座主炮塔,当然,它们肯定会布置在中轴线上,也许法国人除外,他们曾在前甲板上呈品字形布置了三座炮塔。

  现在他们讨论的重点在第三座和第四座主炮塔上,当然,还有可能更多。

  斯波恩上将的第一反应最符合后世的审美观,在前后甲板上沿中轴线各布置两座主炮塔。不过,他没想到背负式方案,两座炮塔的高度是一样的,就象以后俄国人的甘古特级战列舰一样,问题是会影响到后面炮塔向前或是向后的射界。

  “我倾向于斯波恩上将提出的前后甲板各两座主炮塔的方案。”李海顿说道,他拿起一支绘图笔,在白纸上画了起来,“不过不是水平布置,而是一高一低的背负式。”其实背负式主炮的布置方式并不少见,有不少国家的军舰采用过这种方式来安装二级主炮或者是副炮。

  “嗯,很合理。”波佩尔上将看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当然,这会造成全舰的重心上移,需要增加额外的排水量来进行平衡。”

  “当然,增加了一些排水量难道顶不上建造同样一艘军舰吗?”李海顿笑着说道,他很是惊异波佩尔敏锐的直觉,仅仅在几分钟之内就指出了症结所在,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够拥有的能力。

  “肯定合算,大概需要增加一千到一千五百吨来维持平衡。”波佩尔也笑了,这点造价只有不到全舰建造费用的二十分之一。

  “噢,很令人震惊,也许我们能开创一个全新的海军时代!”斯波恩上将也变得兴奋起来,这种前景足以令人鼓舞。

  新的“皇帝”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进展缓慢,由于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舰体结构的大部分部位都需要重新布置和计算,甚至有些地方还需要建立模型用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一艘军舰的设计图足足有数十万张,即使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将近二百六十多名设计人员在五个月后才完成了新式战舰的设计工作。

  这已经快到1904年的5月了。

  李海顿还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阿根廷人和智利人终于无法忍受无休无止的海军购舰竞赛,都表现出了和平谈判的意愿。在英国人的调停下,两国最终达成边界解决方案,但英国人要求两国都放弃目前正在建造的海军舰船。

  阿根廷方面拒绝支付正在进行舾装的两艘“里瓦达维亚”级装甲巡洋舰剩余的两笔尾款,大约总数在八十三万英镑左右。

  1904年6月,“皇帝卡尔”号和“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号分别在皇家造船厂和伊斯特里亚造船厂铺设龙骨,而波拉的海军造船厂和阜姆的多瑙造船厂则在加紧的改扩建中,它们现在还没有足够大的船台能建造这艘设计排水量为14300吨的大型战舰。战舰所需要的优质合金结构钢来自李海顿设在林茨的奥地利钢铁厂,装甲所用的表面渗碳装甲钢来自卡尔森钢铁厂和克虏伯财团控制的尤登堡钢铁厂,武器主要由斯柯达兵工厂提供。

  斯柯达火炮的性能甚至比德国的克虏伯工厂的产品还要优秀,240毫米舰炮的射程达到了21公里,超过了德国人的水平。

  在火炮建造技术和工艺方面,伊斯莱亚机械制造公司与斯柯达工厂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不过令李海顿稍感欣慰的是军舰上所有的动力装置和电器电缆、无线电设备全部由他属下的伊斯莱亚动力公司和帝国标准电器公司提供。

  这并不是一艘真正的战列舰,李海顿在设计之初就发现了它的问题,其主炮射程和威力都远远无法与即将横空出世的“无畏”号相比,而且装甲也不够厚。议会的预算限制了它的排水量和造价,这个年代,2300万克朗是绝不可能建成一艘战列舰的。他也只能将它的舰型向巡洋舰方面靠拢,并在动力系统上面下功夫,使之能跑得足够快。

  二五 俄国还是日本

  李海顿并没有被两艘“里瓦达维亚”级装甲巡洋舰的问题困扰多久,他正准备把这两艘军舰推销给土耳其人,远东又爆发了战争——这次是日本人和俄国人打了起来。

  现在“里瓦达维亚”号和“莫雷诺”号成了香饽饽,俄国人和日本人都想得到它,两个正在狗咬狗的帝国急需战舰来增加自己获胜的筹码。

  李海顿显得很犹豫:他生怕影响到了战争的结果,他倾向于把这两艘军舰卖给俄国人,以期更多地消耗日本人的力量。但又怕俄国人获得胜利,那样这头贪得无厌的北极熊真有可能把清国的东北三省给吞并了。

  旅顺,这才是俄国人梦寐以求了一百年的温带出海口。

  李海顿仔细推算着日俄战争的结果,日本人的工业能力大约是俄国人的五分之一,但他们拥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并且英、美两国都在暗中帮着他们。英国人惧怕俄国熊真正地跑到了海上,如果那样,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它就会向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发起挑战。

  日本人是英国人在远东挑选的代理人,这只是一场俄国人与英国的代理人之间的战争,所以日本人不可能输,但它也无法打败俄国人。莫斯科太远了,离战争爆发的地点足足有一万公里,日本人就是累死也走不到莫斯科,而且英国人明显不想现在与俄国人撕破脸皮。

  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两个国家瓜分了清国人的满洲,俄国人又失去了他们刚刚得到的不冻港。

  反复思量,李海顿决定把这两艘航速达到了22节的装甲巡洋舰卖给俄国人,俄国人总共出价187万英镑是个很大的。但如果运用得当,这两艘速度很快的巡洋舰也能够在日本人的海上运输线上掀起不小的波澜,这是李海顿更愿意看到的。

  俄国派出的军官和水兵很快接手了这两艘军舰,来不及更换舰名——显得比较可笑,沙皇陛下终于拥有了两艘用拉丁文命名的战舰。俄国人在亚得里亚海加紧训练,一边等待与尼古拉二世拼凑的远征舰队会合。

  李海顿与奥匈帝国的海军军官们倒也观摩了几次俄国人的训练,稍微有些奇怪的是沙皇的有些做法:有钱建造和购买这么多的军舰,却舍不得给他的海军官兵们更好的训练和待遇,帝俄海军的水兵们明显缺乏训练,而且士气低落。

  可能沙皇陛下认为他的士兵们都是骡子——只肯埋头苦干,而且吃得很少。

  1904年10月底,尼古拉二世的远东舰队这才迟迟从波罗的海启程,此时战争已经进行了足足有八个多月,沙皇陛下海军部的运转效率低的令世人惊叹。

  “里瓦达维亚”号和“莫雷诺”号去了大西洋,英国人不允许俄国使用苏伊士运河,他们只好绕道好望角,环游大半个地球。当然,这些都与李海顿无关,他只是完成了一桩比较满意的生意而已。

  至于清国,李海顿感到很无奈,他在中国开办了一些工厂和矿山,主要是纺织行业,棉纺织和生丝加工。中国人对外国资本怀有很强烈的仇视心理,认为这是在抢他们的钱,而不是为了他们的发展。

  李海顿在清国投资重型工业的想法和计划从来就没有实现过,清政?br />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