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都市小说 > 明风万里 > 明风万里第58部分阅读

明风万里第58部分阅读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逆,难道他脑子坏掉了不成?”卢象升也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忍不住出言抱怨道,“难道熊大人不知道金自点要谋逆?还是金自点自信能瞒得过熊大人?”

  “是啊,难道熊大人就在辽阳坐视金自点起兵谋逆不理吗?”卢象升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跟前的几个官员将领也七嘴八舌的抱怨起来。

  “休得胡言,”解经邦猛地一声大喊,止住了众人后才无奈的说道,“也许是熊大人消息闭塞,尚不知道金自点准备谋逆之事。”看众人还是满脸的不服气,解经邦不由得一阵苦笑,“但为了朝廷不至于为了金自点而闹个措手不及,本官决定上书朝廷述说此事,并给辽阳行文通报……”

  第240章 商屯 马耕

  第240章 商屯 马耕

  大明京师,文渊阁内,朱由校正在和大臣们商议着国事。

  近日,辽东巡抚袁应泰给朝廷上了份奏章,以辽东地广人稀粮食不足为由,请求朝廷批准辽东推行商屯,准许商人招募百姓屯田。

  其实,商屯对大明来说并不是稀奇事务。早在仁宣之时,为了满足九边军粮所需,沿边就出现了商人组织的屯田。只不过这种商屯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只是开中法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开中盐法的破坏,加之朝廷并不保护商屯者的利益,原有的屯田逐渐被荒废,商屯也不复存在,九边也渐渐的陷入了缺粮的地界。

  如今,袁应泰再次倡议推行商屯,却和以前不太一样。商屯生产出来的粮食不再专供给边军,朝廷也不再为之付出盐引,完全变成了一种民间的经济形式。只不过,但凡想屯田,必须要招募百姓,产出的粮食也可以缓解当地之需,这对辽东这个刚刚从战乱走出来的边塞之地,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为此,朝中大臣众口一辞的同意推行商屯。唯有朱由校,只是在原则上同意屯田,却对袁应泰提出的商屯细则提出了异议。

  “辽东本是苦寒之地,即便是从关内招募百姓,也很难召集够足够数量。而且辽东粮食亩产量低,关内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很难让商人获得大量利润。”朱由校向大臣们解释着自己的想法,“为此,朕以为辽东屯田,应当着重推行牲畜化、良种化,并采取大农场的形式,尽力使少量的人能耕种更多的土地……”说着,朱由校看向了徐光启,这个内阁首辅现在还直接掌控着农业署,负责着全国的农业生产,“内阁要和辽东地方一起,向周边部落施加压力,确保在辽东推行马耕。”

  马耕指的是用马来作为耕种的畜力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这是一种和牛耕整体上不差上下但效率上大大优胜的耕作方式。

  中国的马耕技术出现的很早,这点在老子的《道德经》上就可以看到,但有确凿历史记录却是在汉代。汉武帝时冶铁技术得到发展,铁制农具大量出现,马耕和牛耕就在中原地区十分普遍。

  只不过由于中国长期缺马,实在不能满足民间耕种之需,加之马耕不能在水田耕作,这种优秀的耕作方式就没有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反倒是遥远的欧洲,由于黑死病等疾病肆虐而长期地多人少,马耕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马耕?”黄嘉善笑了,“皇上真乃圣明天子,这推行马耕,正可谓藏马于民间,到时候……”

  朱由校淡淡的看了黄嘉善一眼,“愿望很好,但很难实现。”看黄嘉善不解,便接着说道,“战马和耕地的马不一样,即便是再好的马,去耕上两年地也变成了废物,再也上不得战场。”

  黄嘉善顿时老脸一红,忙退回了座位上。

  朱由校也不为己甚,接着向众人解释道,“和牛相比,马虽吃的饲料比较多,但效率要高于牛耕。这点要是搁在关内就是劣势,但在辽东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却是最大的优势。想必那些商人也会算明白这笔账,响应朝廷推行马耕的号召。”朱由校边说心中边琢磨着,是不是借着辽东屯田的机会,将各种各样的新农具都推广到辽东去……

  徐光启想了想,站了起来,“皇上,马耕所需要的新型挽具、农具的式样,臣回去后稍作整理就立刻送到工部去。”马耕是徐光启在和传教士交流后向皇帝提出的一个建议,他自然有着全套的欧洲马耕技术。可光有马耕技术也不行啊,还的有马。“……皇上,鞑虏对朝廷一向防范甚深,轻易不向朝廷出售马匹。若是臣等逼迫太紧,怕是有损朝廷怀柔大计。”说到最后,徐光启已经是满脸的难色。

  “阉马呢?阉割后马蒙古人也不卖吗?”蒙古人不愿向大明出售马匹,朱由校自然清楚其中的原因。而在事实上,蒙古人通过榷场向中原输出的马匹,大多都是阉割后的马匹。

  “若是少量的阉马,蒙古人还会出售,可若是马匹数量太大的话,”徐光启一阵苦笑,“怕是朝廷还要多做许多手脚。”

  “那就好,只要有肯卖就好。”朱由校松了口气,笑了笑又道,“这些年我们和蒙古人交易,一向都是蒙古人有求于我们。无论是铁器还是丝绸布匹,都让蒙古人爱不释手却又恨之入骨。不买吧,蒙古人还真离不了这些,可买吧有没有钱,现在我们从蒙古大量收购马匹,也算是给他们增添了一条财路。不过,”朱由校的笑容突然收敛起来,“即便是收购马匹,也要分清对方的来历,要着重于信奉黄教的部落,”沉吟了一下,朱由校才接着说道,“要进一步加强和信奉黄教的部落的贸易往来。不管是毛皮、药材,还是其他的特产,只要是能用的都要敞开收购,务必使他们每一天、每一刻都离不开我大明的商人。”

  “臣等明白。”徐光启带着众人起身应道。

  自从朝廷册封了章嘉呼图克图为活佛,就开始借助黄教的势力在草原上进行大规模的渗透。现如今草原上是兵火连天,信奉红教的察哈尔部和信奉黄教的科尔沁等部落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而大明这几年淘汰下来的兵器,是源源不断的流入到草原,使得长生天子民的鲜血是在不停的流淌,红黄两教信徒的仇恨也是在不断的加深。

  但相比之下,原本势力较弱的科尔沁等黄教部落得到大明的供应最多。不但在武器品种数量上远远大于红教部落,还可以通过黄教喇嘛的作保,向大明商人赊欠货款。而这,也正是徐光启有决心压制蒙古人大量出售马匹的底气所在。

  说完了耕作的马匹等技术问题,朱由校才话头一转,提起了袁应泰奏章中最令自己菲薄的地方,“袁应泰奏请的,”朱由校低头又看了看奏章,“‘凡商屯,累世不起科’这一条,朕不同意。朕可以给商屯三至五年的免税期,但朕却不同意累世不起科。这样做,对关内的百姓不公平,而且弊端太多,容易造成日后商屯泛滥,朝廷税基却更加枯竭。”边说,朱由校还边摇着头。

  笑话,朝廷现在有了宗室免税,士绅免税,商业免税,要是再加上个垦荒免税,这大明朝还有什么税能收上来?朱由校可以用脚后跟去想,只要这商屯免税的诏书一下,大明朝的在册土地立即会少点三分之一。

  因此,朱由校是绝对不允许商屯免科。

  “皇上,商人重利,若是不免其赋税,怕是商屯难行。”礼部尚书孙如游轻声道。

  “商人重利,若是商屯没有利润,他们自然不会去做。可赋税也应当核算到成本之中,”朱由校不满的哼了声,对孙如游更是看不上眼,“总想着挖朝廷的根基,这算怎么回事?”

  顿了顿,见大臣们个个低头不语,朱由校才接着说道,“如今关内地少人多,朝廷早晚要推行政策,限制土地兼并。若是那些商人有点眼色,那就早早的到关外、到海外垦殖。若是怕在关外纳税……”朱由校不满的冷哼数声,凶气毕露。

  大臣们一阵噤声,文渊阁里顿时便静了下来。

  关于土地兼并的危害,在场的都是熟读史书之人,自然知之甚详。而在事实上,大明历代宰辅也没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限制土地兼并。可大臣们吃惊的并不是皇帝想要限制土地兼并,而是皇帝在对商屯纳税上的坚持。

  轻轻的叹了口气,徐光启就想起身打个圆场。反正,他身无它物,也没想过要靠商屯谋利。

  可就在这时候,文渊阁的帘子一挑,一个青年宦官钻了进来。这个宦官在场的都认识,是新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乾清宫总管顾谦。

  前不久,受锦衣卫原都指挥使骆养性的牵连,原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乾清宫总管的曹化淳终于耗尽了皇上对他的情分,被赶出京城,而这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接替曹化淳的并不是众人心目中的那几个大热人选,而是这个二十多岁的顾谦。

  顾谦蹑手蹑脚来到皇上跟前,在众人睽睽注视之下,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奏章递了过去,“万岁爷,这是朝鲜解阁老送来的八百里急报。”

  朝鲜解阁老的八百里急报?文渊阁的气氛顿时便凝重起来。

  朱由校看了众人一眼,随手接过奏章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可读到最后,却笑了,“解阁老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朝鲜愿意再向朝廷支付一百万两白银,并同意国人到朝鲜租种土地……”

  说罢,朱由校便将手中的奏章递给了顾谦,“拿去给大家读读,也好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第241章 镜湖城陷

  第241章 镜湖城陷

  朝鲜咸境道,镜城

  夜已经深了,可在位于镜城正中的都护府衙门内,精彩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一个个身穿宽袖长袍的朝鲜官员、当地名士,正在兴高采烈的举着酒杯,一边闲聊着一边观看歌舞。整个宴席之上,洋溢着一股热闹的气氛。

  这次的酒宴是镜城都护府府使金自点特意用来招待北清都护府府使金佑。就在今天上午,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北清都护府府使金佑终于带着所部的三千多精兵赶到镜城,参与到了金自点起兵的行列。而这也标志着,咸境道的军力已经全部投入到金自点的旗下效力。金自点已经拥有了朝鲜过半数的兵力。

  金自点端起了酒杯,向左右稍作示意后,便将这杯来自大明的美酒一饮而尽,“金府使,这酒可合意?”金自点打着酒嗝,醉醺醺的问金佑。

  金自点的话没有人回应,金佑的位置上更是空无一人。

  过了半晌,才有一个颤抖着的声音回道,“大人,金府使好像是去更衣了。”

  “不是早就去了吗?怎么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回来?”金自点有些奇怪,但过量的酒精已经麻痹了他的神经,大脑变得迟钝起来,“派个人去瞧瞧,别是掉里面了。”

  周围的人顿时就是一场哄笑,连带的,较远处不知究竟的人也笑了起来。整个酒宴,变成了哄堂大笑。

  这时,一个仆役闯了进来,“糟了,糟了,城西起火了,听声音乱糟糟的,好像有兵马在厮杀,却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兵马。”

  在场的人一阵大哗,心中无不升起一种恐惧来。虽然还不知道是何方兵马作乱,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今天刚刚驻扎进来那支兵马就在西城。而迅速传播来的金佑失踪消息,更是加重了众人心中的恐惧。

  “金佑那厮竟然如此卑鄙无耻,这不是想置我等于死地吗?”一个相貌比较清秀的男子压抑不住内心的恐惧,大声咒骂起来。

  “他想置我等于死地,却不是那么容易,”却有一个英武男子起身反驳道,“只要我等紧闭府门坚守一段时间,就会有兵马赶来相救。到那时,金佑的三千兵马肯定会被我大军剿灭。”

  这番话说的昂扬有力,众人听了无不齐声喝彩。在这些不懂兵法,不经战阵的人眼中,战争的胜败就是一个数字的简单对比。而在这齐声喝彩中,一些明白些事理的人已经开始寻觅退路,准备逃出这个众矢之的。

  金自点一手拽着兴安君李瑅,在众人心神失守的时候悄悄离开了酒席。而在金自点两人的身后,十几个心思灵活的人已经跟了上来。

  “岳丈,我们这是做什么去?”兴安君李瑅二十多岁年纪,却脸色发白四肢无力,在被金自点拽着疾走了数百步后裔已经是气喘吁吁。

  “自然是逃命,”金自点脚下不停,忙里偷闲的回答道,“老夫上了金佑的当,被他诳进城来。现在外面兵荒马乱吉凶难辨,我们还是先逃命为好。”金自点虽不知道多少军事,却有幸参加过绫阳君李倧发动过的那场叛乱,知道这黑灯瞎火的时候,被敌人有心算无心的一冲,自己就是有再多的兵马也起不了作用。所以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抵抗,而是准备先保住性命,等明天天亮时候看看形势再说。当然,若是有幸逃入一支亲信的军队,也是件好事。

  兴安君李瑅本就是个酒色之徒,也不觉得逃跑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只不过骤然从天堂坠向未知的深渊,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安,“岳丈,我们这是往哪里逃啊?能逃得出去吗?”

  “先去城东我的一个亲信那里,他有两千多士卒可护的我们周全,”说话间金自点已经纠集了二三十个亲信的侍卫,并吩咐他们抬起李瑅,“若是能赶走金佑,我们还继续起兵,若是事不能济,我们就让他护着去投靠熊廷弼。”

  金自点本是生性谨慎之人,也正是凭借着这点才被绫阳君李倧选中,得以以文人身份掌兵。大明奇袭汉城后,金自点虽有心起兵争夺政权,但碍于明人驻扎在汉城,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直等到和熊廷弼接上线,得到了信誓旦旦的保证,才开始了起兵的谋划。现如今功败垂成,金自点自然想去投靠自己的盟友。

  “至不济,把李瑅送给明人,也能换个衣食无忧在大明境内苟延生存。”金自点扫了一眼自己的女婿,心中暗暗想道。

  ※※※

  镜城西门外二里多地,黑压压的站着一支军队,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但令人震惊的是,这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就静静的站在这里,除了间或有几声马儿喷气的声音外,再无半点动静。以至于在城墙上值夜的朝鲜士卒,到现在也没有发现脚底下多了一支军队。

  在这支军队中间稍微靠前的地方,一队精壮的士兵正围着两个骑马的男子,小心的戒备着。这两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这支军队的统帅,大明新军第四师师长满桂和他的参谋长林海。

  满桂是蒙古人,却自幼生活在宣府。在大明组建新军的时候,他以懂兵而被推荐到新军任职,更在平定建虏的战争中屡立军功,从而得到了皇上的青睐被选到军校学习。从军校毕业后,满桂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被特旨任命为新军第四师的师长,成了新军第一个异族的高级军官。

  满桂的第四师一直驻扎在辽东,和兄弟第二师一起肩负着清剿建虏残余,威慑蒙古各部的任务,是辽东唯二的机动部队。在熊廷弼回到辽东后,第四师更是被集结到鸭绿江沿线,用作攻朝主力。

  林海端着一副大内密造的千里眼,小心翼翼的观察着镜城城头上的动静,却迟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由得有些泄气。

  “师长,这城内怎么还不发动?是不是胡金彪这小子被人发现了?或者是金佑这狗贼反水了?”林海回头看着满桂,低声抱怨道。

  胡金彪是第四师下属第十三旅的旅长,他在白天的时候将所部化装为来自北清都护府的兵马,跟随金佑进了城。按计划,胡金彪将在子初一刻的时候发动攻击,打开镜城的西门。可现在已经快亥末了,城内却还是没有半点动静。

  “你急什么?”满桂扫了林海一眼,对这个军校生出身的参谋长十分不满,“这还不是不到时间嘛。”

  “我只是想着,”林海一阵尴尬,“金佑狡猾小人,反复无常……”林海本想说金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看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一眼,却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金佑已经把自己的家小、自己的城池都交到我们手中了,你还想让他怎么做?”满桂又如何不知道自己部属的想法,更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却也无法解释,只能冷冷的反问两句,以示不满。

  “这倒也是。”林海尴尬的笑了笑,闭上了嘴巴,又端起千里眼向城墙上望去。

  林海不再说话,满桂却陷入了沉思。

  其实,满桂所部能直达镜湖城下,全靠金佑的掩护。金佑让满桂打着自己北清都护府的旗帜,一路上大摇大摆的到达镜湖附近后,才兵分两路,一路入城,一路在城外预防不测。

  而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却是熊廷弼的功劳。早在满桂出兵之前,熊廷弼就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获得了平安道和镜湖道大多数实权官员将领的投诚。而满桂更知道,若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出兵的借口,熊廷弼也不会撺掇金自点起兵造反。

  “你说,”满桂突然问道,“这次我们借机将平安道和咸境道攻破,朝鲜人会屈服投降吗?”

  “他们不屈服行吗?”林海略一沉吟,轻笑道,“朝鲜八道,平安道、咸境道和我大明接壤,现在即将被我们完全吞并,而他们的京畿道也在水师的控制之下,八道已经损失其三。况且朝鲜兵力以平安道、咸境道、京畿道最优最精,现在全都被我们歼灭俘虏。”林海脸上露出了一股厉色,“就是朝鲜人想抵抗,也要有本钱才行。”

  “这么说,我们这次就是灭国之战了。”满桂轻轻的叹了口气,“既然是灭国之战,却完全是用阴谋诡计取胜,朝鲜人没有见识到王师威武,又如何肯轻易屈服。”顿了顿,满桂加重了声音,“怕是这仗,还要打,要大打。”

  “朝鲜连国君都没有了,也没有了军队,”林海摇了摇头,“还能怎么打?”

  “无罪灭国,不能以德服人;阴谋灭国,不能以力服人。”满桂却苦笑道,“朝鲜人不服气,朝廷能在这里站稳脚步吗?”心中更是哀叹,怕是从此朝鲜多事了。

  林海仔细想想,也觉得满桂所说的很有道理,便笑道,“也许朝廷只是想教训朝鲜一下,并没有灭国打算,你我都是杞人忧天了。”

  “却怕朝中大人见事情来得容易,”满桂冷哼一声,“想就此灭掉朝鲜。”

  林海张嘴无言,却不知道如何劝慰满桂。可突然间,猛地觉得眼角处升起一阵红光,再细看时,镜湖城内已经是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