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都市小说 > 明风万里 > 明风万里第56部分阅读

明风万里第56部分阅读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着,一脸的烦躁。

  看着上国大学士如此为难,姜弘景心中不由的升起一阵快意。但快意之后,姜弘景却有些害怕,若是上国一狠心,曾参与叛乱的那些人中挑选国君怎么办?他可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自己的政敌手中。

  想了想,姜弘景又道,“回大人,由于宣祖大王没有兄弟,其他宗室支脉已经偏远。若是强行册立,怕是朝鲜从此国无宁日。”小小的威胁了一句,姜弘景又给解经邦了一个台阶,“朝鲜和上国风俗不同,女子也可以登基为王。本朝虽还没有,但在历史上却有还几位女王名垂青史……”

  解经邦有些意动,“这么说,百姓能够接受?”

  “正是。”姜弘景急忙应道。可心中却还是盘算起来,贞和翁主只有十五岁,有生得貌美如花。而自己正好有几个孙子和翁主同龄,若是能和翁主结为连理,那岂不是……

  虽然姜弘景打了保票,可解经邦还是不敢确定。毕竟,让一个女子为王,哪怕是在藩国,也会引起大明朝鲜的悍然大。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是珍重一下为好。

  打定主意,解经邦就开口说道,“尔国国君虽需要朝廷册封,但还是要你们心甘情愿才好。你可以出面将贞和翁主的名字写入奏章,呈请朝廷册封。”说罢,解经邦又补充道,“女子为王,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你再将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旁支写上几个,一同提请朝廷册封才是。”

  姜弘景只觉得一阵失望。

  无他,在儒家思想盛行的大明和朝鲜,女子为王的机会太小了,姜弘景刚才主动提出,其实也打着借大明旗号的意图。现在被解经邦揭穿了,姜弘景就可以肯定,册封贞和翁主的奏章肯定不会通过。

  想了想,姜弘景问,“若是我国百姓,一致认可贞和翁主为王,上国可否会同意册封?”

  解经邦似笑非笑的看了姜弘景一眼,点了点头,“若是贵国强烈要求,本官自然会向朝廷陈情。”

  “多些大人成全。”

  谈话到这里,大厅里就静了下来。解经邦是在想着如何开口提起要钱,姜弘景却是在等着解经邦出招。

  过了一会儿,姜弘景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决定先将自己的条件提出,也免得上国的大人提了条件后,自己却不能拒绝吃了大亏。

  姜弘景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保留朝鲜议会。若是新任朝鲜大王要解散议会,大明要给以驳斥。当然,若是大明以明旨的形式来保证朝鲜议会延续,那自然是更好。

  对于姜弘景的这个想法,解经邦并没有感到意外。

  解经邦的门生云良是大明评议会的议长,职位和姜弘景相同,权利却大为不如。可饶是如此,云良就已经热衷的不行动辄必言称我们议会如何。

  因此,在看到朝鲜也成立了议会的时候,解经邦就果断的选了姜弘景做突破口。果不其然,姜弘景在会面之中就提出了议会之时。

  可是,是否同意姜弘景的提议,解经邦却作了难。

  这主要是因为,朝鲜的议会和大明的不同,它已经部分取代了朝廷的职能,在没有朝鲜王室的情况下,由朝鲜议会主持着整个朝鲜的运转。

  而且,在姜弘景的言语之中,解经邦还听到了另外一层意思。

  姜弘景希望,大明能给予他支持,准许朝鲜议会选出官员,代替朝鲜王室实行统治。

  看到解经邦迟迟不决,姜弘景有点急了,犹豫再三,姜弘景说道:“若是阁老同意朝鲜议会在日后更好的辅佐国君,下官愿意以议会的名义,帮上国犒赏三军。”

  解经邦看了姜弘景一眼,却低头沉思,并没有答话。

  “下官曾听说,上国为了帮助朝鲜平定叛乱,花费了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姜弘景咬了咬牙,“若是阁老同意,这笔费用将有议会保证偿还。”

  “怎么个偿还法?”解经邦有些意动。

  要知道,解经邦这次出来,本就是为了积累功劳,好压过沈飗成为内阁首辅。可什么样的功劳,能比帮朝廷搞到一大笔银子更加显眼?

  “先给八十万,剩下的每年二十万,分二十一年付清。”姜弘景给出了一组数字。

  “不成,”解经邦却摇了摇头,“三百万一次付清。”

  “朝鲜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姜弘景寸步不让,“自壬辰倭乱之后,朝鲜就国力大损。上国的军队不是到各处仓库中看过吗?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解经邦听出了姜弘景的怨怼,知道在仓库这件事情上有些理屈。但解经邦却还想多敲出些银两,毕竟,二十年后的事情,又有谁能说得准?

  “那些债券是在大明公开发行的,当初说好了要战后支付,”解经邦振振有词,“若是朝鲜不能全额支付,那朝廷就只能代为支付。可是,这是朝廷决不能允许的。”

  “可是,朝鲜却是没有银子了。”姜弘景淡淡的说道。

  解经邦注视着姜弘景,迟迟才开了口,“即然如此,我就帮大人出个主意。以朝鲜的关税为抵押,再发行一百五十万的债券,债息一分,如何?”

  “关税作抵押?”姜弘景一愣,“那又如何偿还?”

  “由朝廷和贵国共同组建海关,负责朝鲜所有进出境货物的税收,”解经邦将来时皇帝交代的话缓缓说出,心里却好生的敬佩,“海关可以从中划出个定额偿还本息,其余的交朝鲜使用。”解经邦淡然的笑了笑,“如此一来,贵国也可以多些收入。”

  姜弘景仔细想了半晌,也没有想出其中有什么陷阱,就本能的认为,这是天朝上国又在故作大方。

  “阁老如此为朝鲜着想,下官感恩不尽。不过,”姜弘景却有点得寸进尺,“朝鲜实在没有太多银两,这债券是不是能多发些。”

  如没有这种债券,姜弘景为了获得大明的支持,那就要去盘剥国内。可姜弘景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政治基础只是个不太牢固的议会。哪怕议会之内,也有不少人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只不过,大家都看到了议会的种种好处,想用议会来整合各方势力抗衡国君,才做到同舟共济,才不愿意让议会分崩离析。

  但是,如果自己盘剥国内过于严苛,这议会也就成了无本之源。

  “多发些?”解经邦想起了来时皇帝所说的话,(皇帝曾说只要有关税做抵押,借款多多益善),点了点头,“反正那些钱都是商人的,你要想多借,也行。”顿了顿,解经邦又问,“借多少?”

  “五百万两。”姜弘景伸出了一只巴掌,“五百万两银子,只要阁老促成此事,下官愿用十万两作为酬谢。”

  十万两?解经邦的眼立即就直了。

  想起朝廷每年的岁入也不过四五百万两,解经邦就有些发懵。只要自己一点头,这十万两就到手了?解经邦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也别怪解经邦没见识。

  说实话,解经邦虽权高位重,见多识广,可还真没见过这十万两银子摆在面前是什么样子。当然,解经邦掌管工部,没事情也不会去太仓打转。

  总而言之,解经邦却是没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一次入项十万两银子。

  看到解经邦面沉似水,姜弘景有些急了,火急火燎的就又开了口,“要不,二十万两。解阁老,二十万两已经不少了。剩下的一百多万辆,我还要平靖地方。总不能阁老一走,这朝鲜就乱成一团吧。要不,”姜弘景有点债多不愁的味道,“我再多借点?”

  “好了,二十万就可以了。”一听姜弘景还要多借,解经邦心里就是一咯噔。虽然皇帝有言在先,可解经邦内心却一直对这关税保着怀疑态度。

  这次出兵朝鲜耗费了军费八十万,各种进项比如债券、缴获等加在一起也不过六百万上下。现在姜弘景一口气借走五百万,朝廷还能盈余二十多万,不算亏。可要是姜弘景再多借一些,那朝廷不是就亏大了吗?

  关键时刻,解经邦保守的心态占了上风,以至于回京后被朱由校一阵猛批。不过,那是后话。此时此刻,解经邦和姜弘景的谈判还在继续进行。

  解经邦和姜弘景谈了半晌,谁也没有提出议会的存废。但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如果朝鲜的议会不存在了,或者没有掌握住朝鲜实权,这个借款协议的偿还履行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出于拿人手短,也为了不让朝廷议会垮台后给自己带来意外的麻烦。解经邦仔细想了想,向姜弘景提出了一个忠告,“如想真正的掌握朝鲜政局,那就坚决不能用议会的名义去推选大臣。”

  “那用什么名义?”姜弘景有些不解。

  “廷推,”解经邦言简意赅的回道,“大明的官员,都是要经过廷推的。”

  解经邦心里很清楚,一旦朝鲜议会可以操纵朝政的消息传了回去,朝廷的评议会将遭遇空前的政治危机。为了不让自己的政治势力遭受打击,解经邦只能掩耳盗铃,让姜弘景以廷推名义去推选官员。

  姜弘景怔了怔,立即就明白过来,感情这议会在大明是不能推选官员的啊?这感情好,我们朝鲜终于有一项制度可以超越大明了。

  不过,姜弘景也并不是个棒槌。他自然知道使用廷推名义的好处,且不说大明干涉不干涉,最少也可以朝鲜国内扯上天朝的虎皮大衣。

  想了想,姜弘景却还是有点拿不准,就问,“阁老,若是日后朝鲜有事,天朝会不会出兵干涉?”

  “难说,”解经邦也有些拿不准朝廷对这朝鲜议会的态度,毕竟,朝廷这次出兵,可是打着维护纲常的借口来的。

  姜弘景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顿时就有些发白。

  “阁老,朝廷什么情况下才会出兵干涉?”姜弘景可怜巴巴的看着解经邦,问道。

  解经邦暗暗的翻了翻白眼,我又不是皇上,我怎么知道什么情况下才会出兵干涉?但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解经邦还是绞尽脑汁,帮着想主意。

  “要不,”解经邦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你再掏笔钱帮朝廷犒赏军队,我想办法给你留一支军队在汉城附近。”

  解经邦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怕日后朝鲜国王和你秋后算账吗?正巧我也有稳定朝鲜政局的任务,那就留一只军队在汉城附近。我这只军队什么事情都不做,只起一个作用就是防止朝鲜内乱。

  谁乱我打谁,这样你们议会和王室就只能做和平斗争。

  如果和平斗争,你姜弘景也对付不了王室,那我也没有办法。反正,我的盟友义务已经尽到了。

  当然,若是日后朝廷局势有了反复,连带的朝鲜政局也发生了波澜,那也与我无关。

  解经邦越想越高兴,能够有只军队在朝鲜京畿附近,还是由朝鲜人掏钱养着,这可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想必,皇上也会嘉奖我的。

  “多少人的军队?多少钱?”姜弘景盘算了半天,终于准备咬牙认了下来。反正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得罪了朝鲜王室,那就要抱紧大明这条大腿。若是主子能有只军队撑腰,花点钱也是可以的。

  “三千人,每年五万两,”解经邦淡淡的说道,“至于这三千人的驻地,我建议放在仁川,也免得你们坐立不安。”

  “成交。”姜弘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点头答应了下来。

  第234章 无题

  第234章 无题

  姜家在朝鲜是百年望族,作为姜家在汉城根据地,其府邸完全是仿大明样式修建,根本不是朝鲜低矮的那种建筑样式所能媲美的。而坐在姜家的客厅里,也只会觉得宽敞明亮,根本没有朝鲜本土建筑的那种压抑感,以至于来姜家做客的客人无不对姜府的房屋啧啧称赞。而这,也成了姜家奴仆引以自豪的一件事情。

  只不过,现在正坐在姜府客厅的这个人,却没有对姜府的这种建筑风格感到任何惊讶。相反,他却好似十分熟悉这种建筑似的,十分得体的在客厅中分别坐下,完全不像以前那些土包子似的客人一样手足无措。

  “若以姚掌柜之见,这海关就是明人给我朝鲜设下的圈套了?”良久,姜弘景低沉的嗓音才在客厅中响起。这句话的语气虽然平淡,可姜弘景的心中却是一片惊涛骇浪。

  无他,这个姚掌柜刚才所说的事情太过骇人了。

  这个姚掌柜名叫姚舜沃,是汉城最大的人参商人,也是汉城公认的商人首领。这样的身份若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在姜府登堂入室。可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姜弘景为了扩张自身势力、确保议会在朝鲜生根,采取了来者不拒的方式,试图用议会将朝鲜所有势力一网打尽,像姚舜沃这样身家颇丰、影响力又大的商人,也成了姜弘景的座上客。

  姚舜沃点了点头,“姜先生你想,我朝鲜位于大明和倭国之间,正是靠着转口贸易才获利颇丰。现在大明插手进来,试图用海关来限制我朝鲜和大明、倭国的贸易往来。”姚舜沃摇了摇头,显得有些沮丧,“怕是商人不堪盘剥,破产者众啊。”

  姜弘景抬头看了姚舜沃一眼,却陷入了沉思。

  姚舜沃的来意已经很清楚,那就是对即将设立的海关不满。至于为什么不满,姜弘景心中也很清楚。姚舜沃是人参商人,家中有着大量的参田,而这些参田出产的高丽参是朝鲜人自己不吃的,只能卖给大明人。现在大明要和朝鲜联合设立海关,对朝鲜进出口货物征税,这无疑是在姚舜沃身上割肉,姚舜沃怎么不火急火燎。但是姚舜沃说的也对,一旦施行海关征税制度,必定会损害相关方面的利益,就是连姜家也会遭受不少的损失。

  可是,若要姜弘景去和解经邦说情,免了这海关制度,姜弘景却又有点为难。

  自从和解经邦达成口头协议后,姜弘景自持有了上国大臣的支持,就开始在汉城内纵横捭阖,大肆游说各方势力。也是姜弘景运气当头,由于大明出其不意的攻占了汉城并将朝鲜王室掠去,朝鲜各地的大小势力都纷纷派出人手到汉城探查虚实。姜弘景抓住这个机会,广泛的邀请各方势力参加议会,硬生生的将一个本局限于汉城周边、带着战后临时性质的维持会,转变成了一个代表全朝鲜各方势力利益的共同体,有了几分和大明朝廷谈价还价的本钱。

  不过,即使有了几分本钱,姜弘景在解经邦等大明官员面前还是一副卑恭屈膝的表情。这是因为姜弘景心中清楚,有议会也好,没议会也好,自己若想在朝鲜国内掌权,就离不开大明的支持。而对于大明来说,如没有了姜弘景,却会有张弘景、李弘景接着站出来。

  其实,在姜弘景大肆招揽各方势力进入议会的时候,解经邦也没有闲着。解经邦不但在行辕里广泛接见各方使者,帮姜弘景宣扬议会的好处;更带着卢象升等人频频出府,去拜访汉城附近的名儒贤达,想方设法缓和朝鲜百姓对大明的怨气。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解经邦就和朝鲜的其他几个派系接上了头,并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虽说这一系列的动作解经邦并没有有意隐瞒,可姜弘景又哪里会不知道这是上国大人给自己的警告。

  沉吟了半晌,姜弘景终于理清了思路,“姚掌柜实在过虑了,上国虽提出建立海关,但着眼点却是在用关税作抵押上。至于关税征收的种类和额度,却是由我朝鲜和上国共同决定。”姜弘景捋须微笑道,“我想,上国乃是礼仪之邦,只要我朝鲜议会定下了关税的种类和额度,上国也不会太过苛求的。”

  姚舜沃暗暗地撇了撇嘴,若是上国真是礼仪之邦不计利益,又怎们会提出这个海关来?可随即,姚舜沃就被姜弘景所透露的另一个消息所吸引住了,“先生是说,要将海关的管理权纳入议会之下?”

  姜弘景点了点头,他虽有心将海关的管理权攥在自己手里,却也知道议会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便笑着反问道:“关税关系甚广,正应该各方探讨后才能实行,可除了议会,又有何办法能做到这一点?”

  “这倒也是,”姚舜沃仔细想想,却也没有找出更好的办法,便放下此事,“如此一来,有姜先生这样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在下也可以放心了。”

  见姚舜沃不再纠缠,姜弘景也松了口气。上国大人对朝鲜多番施恩,可朝鲜能够报效上国的,却只有这海关一事。若是这海关再被搅黄了,难免会引起解阁老的不满。一旦阁老发怒,硬要朝鲜再拿出三百万两银子作为补偿,可是没人能担当得起。

  想到这里,姜弘景就打定了主意。

  现在议会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势力也囊过进来的差不多了,也该召集会议,把对上国借款和借兵的事情敲定下来了。

  “顺便,再把贞和翁主的事情也定下来。”姜弘景悠悠的想道。

  ※※※

  姜弘景来的时候,解经邦正在用晚膳。说是晚膳,时间也不过是申正(下午四点)多一点,姜弘景来的并不算晚。可是,解经邦却对姜弘景打断自己的用膳有点不满。

  “让他等着。”解经邦头都不抬,继续吃着自己的饭菜。说起这些饭菜的来历,倒也十分有趣。

  解经邦这样的朝廷大员、圣人门徒,吃饭也是有讲究的。虽不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也没有天天吃咸菜的道理。

  可偏偏到了仁川下船后,解经邦随行带着的厨师便一病不起了。无奈之下,解经邦只好入乡随俗吃起了咸菜。直到了今天,卢象升在出征的那两万老弱病残中扒拉扒拉,终于扒拉出一个饭菜做得好的厨子,就急忙给解阁老送了过来。

  可怜这个厨子只会做大锅饭,却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去伺候阁老大人。饭菜是端上去了,可那颗心也早就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解阁老一个没吃好,就将自己‘喀嚓’。

  不过,也许是吃咸菜吃怕了,解经邦没有挑剔厨子的手艺,还赏了厨子二两银子……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解经邦才就着茶盅漱了漱口,擦了擦脸,起身去见姜弘景。

  其实,即便姜弘景不说,解经邦也猜到了他的几分来意。无非就是今天议会开会议论出来了一个结果,急着过来传信。只不过,却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是坏而已。

  可解经邦一进客厅,却愣住了。客厅里早就密密麻麻坐满了人,还个个面熟。解经邦立即明白过来,这些人不就是自己这些天见过的那些人吗?看来全参加了今天的会议,现在一起来报信来着。

  见到解经邦进来,客厅里的人都站了起来。姜弘景苦笑一声,带着众人给上国阁老行了大礼。也难怪姜弘景心中不自在,不管是谁,若是在主动向上司讨好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同事、下属也不约而同的赶了过来,心中都会有些腻歪。

  强压着心中的不适,姜弘景开口说道,“启禀阁老,今日议会已经做出决议,准备以关税为抵押,在上国发行五百万债券,以偿还上次在上国发行的三百万债券……”

  姜弘景故意说得含糊不清,以诱导众人往别处想,好误会自己和天朝之间的关系。听出了姜弘景的话中玄机,解经邦似笑非笑地看了姜弘景一眼,却没有揭穿,而是问道:“既然准备在大明发行债券,可曾想好发行章程?是派人去京师主持发行?还是全部委托给朝廷?”

  姜弘景苦涩一笑,“朝鲜实无发行债券的人才,还是全权委托给朝廷为好。”顿了一下,姜弘景扫视了一下四周,又道,“我等已经商定,愿意付出二万两白银,以作朝廷发行费用。”

  二万两?解经邦楞了下,顿时笑容满面,“即然如此,贵国可准备一份国书,由本官转呈朝廷便可。”

  朝鲜说是要发行五百万债券,却先要偿还三百万两债务,剩下的二百万两还要给解经邦二十万两贿赂,解经邦就不再给朝廷的发行费用上计较了。

  姜弘景应诺一声,却又道,“阁老,还有向朝廷借兵,以缉拿盗贼一事……”

  “一并写入国书便可。”解经邦含笑听了两句,见都是自己和姜弘景商议定的,便答应下来。接着又问道:“对了,贵国国君可曾选好人选,也一同写入国书吧。”

  听到解经邦发问,姜弘景又缓缓的和众人对视一眼,才道:“外臣已经议定,推举贞和翁主为世子人选。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什么?”解经邦惊的站了起来,一双眼睛更是恶狠狠瞪向姜弘景,“本官不是说过,贞和翁主乃女子之身,不能为王吗?”

  “阁老息怒,”看到解经邦发怒,在场的朝鲜人顿时都矮了一截,“绫阳君李倧妄行大逆不道之事,以至于近枝宗室只剩下贞和翁主可以继位。若是我等妄立远枝子弟继位,怕是朝鲜国无宁日……”

  ps:五一那天和汽车kiss了,一直到今天才把事情摆平,让大家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

  第235章 四海商行

  第235章 四海商行

  文渊阁值房内,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沈飗、孙如游各自坐在座位上,低头处理着手头的公务。期间,不时有中书舍人们来向三人请示公务,可近在咫尺的三个人却始终没有言语交流。

  值房里面的气氛愈加的压抑,唬的进来禀事回话的中书舍人们个个蹑手蹑脚的,生怕出了半点差错。可就在此时,值房的门帘却猛地被人挑开了,孙承宗在众目睽睽下施施然的走了进来。

  沈飗、孙如游抬头看了孙承宗一眼,却迅速的低下头去,并没有和孙承宗答话。只有徐光启,在看到孙承宗后便迅速的放下手中的公文和朱笔。

  “孙阁老此去辛苦了,快请坐,”徐光启一边伸手示意孙承宗做下,一边回身吩咐道,“快给孙阁老上茶。”

  孙承宗也不谦让,顺着徐光启的手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还接过杂役递过来的茶杯,缓缓的喝了一口。直到此时,沈飗、孙如游两人才迈着八字步,慢慢的踱了过来,和孙承宗拱了拱手便各自坐下。

  徐光启见状,悄悄的叹了口气,心中却十分明白,沈飗、孙如游两人如此作态,并不是对孙承宗这个新晋大学士有什么不满,其根源还在自己的身上。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头说起。

  自熊廷弼、黄嘉善两人各自领兵出征,内阁的增补阁员和确认首辅便提上了日程。在一番背后的争夺之后,得到东林党和方从哲等势力力推的孙承宗顺利入阁,阁员之争尘埃落地。可在首辅的确立上,却真真正正的是一波三折,让人看得是目不暇接。

  最先中箭落马的是沈飗。

  一直以来沈飗的名声就不太好,这在平时就十分引人诲病,到了推选首辅的关键时候更是成了政敌手中的把柄。在清流言官的猛烈攻击下,若不是他意志坚定,又有着《真理报》为他百般辩解,沈飗早就会身败名裂、引咎致仕。可饶是如此,沈飗还是黯然退出了首辅之争,大学士解经邦成了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

  可是,就在解经邦极其党徒弹冠相庆的时候,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站了出来,给了解经邦当头一击。

  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后,工部终于研制出了可以加工金属的车床。工部尚书王佐也不含糊,当即就献给了皇上,可在朱由校问他要什么奖赏的时候,却说了句十分令人意想不到的话。

  “臣王佐自知才疏智短,无法和解阁老相比,”王佐跪在地上,在众人惊讶的目光当中缓缓的取下来头上的官帽,沉声奏道,“臣请致仕,还请圣上恩准。”

  解经邦一下就懵了,过了半晌才猛地跪了下去,“皇上,臣冤枉啊,臣实在没有嫉贤妒能啊……”

  “够了。”朱由校早就知道解经邦和王佐之间隔阂颇深,还曾给两人调解过,并调了前通政使姚思仁去工部作为两人的缓冲。可朱由校却万万没有想到,解经邦和王佐竟然会闹到如此地步,王佐竟然会用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方式来进行攻击。

  朱由校注视着解经邦、王佐两人,过了好久才猛地一甩袖子,扔下众人扬长而去。

  随后,虽然解经邦的徒众掀起了阵阵风波,对王佐进行了阵阵攻击,可王佐弹劾解经邦的目的已经达到,解经邦被卡在了离首辅位置一步之遥的地方。

  也正因为如此,解经邦才在朝鲜消息传来后,被朱由校稍一鼓动就离开了京师……

  再接下来,事情就很简单。

  皇上跳过沈飗、孙如游,将资历远不如二人的徐光启任命为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提拔为首辅。而刚刚入阁的孙承宗,也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了事实上的次辅,位次在沈飗、孙如游二人之上。

  徐光启晃了下神,却明白现在不是回想往事的时候,就笑着问孙承宗,“孙阁老这次去四海商行观礼,可有什么稀罕事情发生?四海商行的股份卖的怎么样?”

  孙承宗扫了一眼,却发现沈飗、孙如游两人也都是一脸关注的看着自己,心中不由的一阵好笑,“孙某这次去四海商行观礼,可真是大开了眼界。”孙承宗故意卖了个关子,吸引了众人注意后又道,“以往孙某只知道京城的富人多,可如何个多法却并不清楚,直到今天去了四海商行,才真正的知道了民间富户之多。”

  徐光启等人听得一阵苦笑,却不由的好奇心起,这孙承宗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了,怎么还是如此大惊下怪?

  沉吟了下,徐光启问,“孙阁老,可是四海商行的股份卖完了?”

  “卖完了,”孙承宗捋须微笑道,“刚开始不到半个时辰,四海商行的股份就卖了个精光。有些富户没有买到股份,就在那里高声吆喝着,要从别人手中购买,那股份的价格更是炒到极高。”孙承宗笑着摇摇头,叹道,“看当时的那种盛况,孙某生怕出了什么意外,就一直在那里维持秩序,直到现在才回来。”

  听孙承宗如此作态,徐光启三人更是听得心直痒痒,沈飗按捺不住性子,直接开口问道,“那些股份现在卖到什么价钱?”

  一言出口,沈飗自己就愣住了。这还是自孙承宗成为次辅后,沈飗第一次主动和孙承宗说话。而在以往,哪怕是讨论朝廷公务,沈飗也只是有问方答、从不多言。

  不料,今天沈飗却破了戒。

  一时间,四人间的气氛有些尴尬。

  沈飗脸上有些挂不住,生硬的哼了声,扭身就想走,却被孙承宗一把拉住,“沈阁老且听我言。”孙承宗微微笑道,“四海商行出售股份时,每分股份的均价二万三千两,整整比朝廷出售的价格翻了一番。至于后来股东们自行交易的价格,更一度涨到三万两每分……”

  “这么说来,朝廷岂不是在短短时间内就挣了至少十三万两银子?”孙如游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四海商行是以京中勋贵为主体组建的一个商行。在前不久的户部竞拍中,四海商行刚刚获得了出海贸易的资格,成为了九大海贸商行之一。而今天,就是四海商行公开招股的日子。为了表示郑重,孙承宗这个主管户部的大学士就被邀请去观礼。

  可是,孙承宗也没有想到,四海商行的公开招股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回到内阁后一复述,又引得同僚们一阵惊呼。

  听到孙如游如此大惊小怪,沈飗不耐烦的冷哼一声,“你光知道朝廷挣了十三万两银子,却没不想想四海商行的那些股东们挣了多少?他们当初从朝廷手中获得出海贸易专营权的时候,只花了一百万两,现在却能够入账二百万两……”

  “好了,好了,”内阁尴尬的气氛好不容易才散去,徐光启自然不愿沈飗和孙如游又起了口角,便打起了圆场,“朝廷这次出售海贸专营权收取的银子也不少,就不必再盯着别人不放了。若依我之见,还是想法将那九百万两银子尽快花出去才好。嗯,不对,应当是八百一十万两才对……”徐光启突然想起,皇帝还用了九十万两购买了这九家商行各五分的股份,急忙改口。

  “若是当初多买几分股份,那该多好?”想起每分股份就涨了三千两,孙如游就有点惋惜。

  “当初,可是谁劝朕,让朕不要去买股份的啊?”孙如游话音刚落,值房外就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随即,值房的门帘被高高挑起,天启帝朱由校带着几个随从,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

  “臣等恭迎皇上。”徐光启等人一惊,急忙跪了下来。

  “都平身吧。”朱由校淡淡的吩咐了一声,自己走到了主位上坐下,又笑着说道,“当初户部竞拍时,朕提出用竞拍得来银子的十分之一,去购买九大商行五分的股份。当初你们是怎么说的呢?”朱由校侧头想了想,“好像都是在劝阻朕的吧?”

  徐光启等人对视一眼,苦笑着又跪了下去,“臣等愚钝,不及圣上万分之一,还请圣上恕罪。”

  “起来吧,起来吧,”朱由校刚刚得到消息,御马监在四海商行的招商业协会上斩获不小,心中一高兴,就懒得和大臣们计较,“朕当初提出这个提议,一来是想打消世人的怀疑,免得他们害怕朝廷反悔,不敢出来竞标;二来,是想着给朝廷增加些收入,免得你们天天哭穷。不过这些股份得来的股息,可不是让你们随便用的。”朱由校的目光从大臣们尴尬的笑脸上一一扫过,“这些银子要全部用在宗室身上,用在宗室读书之上,你们可记住了?”

  “臣等遵旨。”虽感到有些意外,但得知皇上并没有将这些股份收入内廷,几个阁臣也松了口气。

  “嗯,”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这件事情内阁要拟好旨意明发,也好让天下臣民放心。”

  “臣等遵旨。”徐光启带着众人接了旨意,却又问道,“皇上,剩下的那些银子,又该如何处置呢?”

  朱由校有些不解,“不是都说好了吗?三百万用来修路,二百万用来修整港口,一百万给工部研制船只,剩下的留作水师军费。”说着,朱由校一瞪眼睛,“怎么,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

  “臣等遵旨,”徐光启松了口气,忙趁热打铁将事情定了下来,“臣一定督促各衙门,尽快将具体方案定下来……”

  朱由校点了点头,却又补充道,“还有海关衙门,以及各个港口所在地方的官员人选,都要认真选出……”

  徐光启一一的应了。

  朱由校却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奏章,“这是刚刚从朝鲜来的,你们都看看吧……”

  第236章 贞和翁主

  第236章 贞和翁主

  见皇上突然拿出一封奏疏,徐光启等人面面相觑,迟疑了一会,徐光启才起身施礼道:“看皇上面带笑容,可是朝鲜国内又来了什么好消息不成?”说罢,便上前半步想要接过奏章。

  “还真是个好消息,”朱由校淡淡的笑了笑,伸手将奏章递给了徐光启,“解经邦解爱卿通过登州急报,朝鲜在朝廷的支持下建立了议会,并准备以议会名义和朝廷达成协议,用海关关税作抵押向大明民间发行债券。”朱由校环视众人一圈,面带得意的宣布道,“这笔债卷地总额为五百万,其中三百万将交付给朝廷做军费赔偿。”

  饶是徐光启等人见多识广,也被皇上突然宣布的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如加上在朝鲜搜刮来的三百多万财物,朝廷就在这次战争中获得了六百多万两的利益,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事。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脑子转的比较快的沈飗已经撩衣襟跪倒,“皇上目光深远,远非臣等所能及,方有如此巨大收益……”

  沈飗还想接着说,却被孙如游冷笑着打断了,“沈飗大人所言谬也,朝廷出兵朝鲜,本是为了帮朝鲜匡扶纲纪,不料却被卢象升此等小人利用,大肆搜刮不说,还坏我天朝上国威名。”孙如游说着,也撩衣襟跪倒,“臣弹劾解经邦、黄嘉善、卢象升等人见利忘义,欲诱使君上行羌狄之事,请皇上速下决断,将此三人弃市。”

  在孙如游看来,什么就粮于敌,什么以战养战,都是羌狄蛮夷不习礼仪教化所致,朝廷是万万不能学的。他虽在政治上倾向于解经邦,并一度极力支持解经邦接任内阁首辅位置,那是因为沈飗的名声过臭,现在见解经邦也是只讲利益不讲礼仪,立即就翻脸和解经邦划清了界限。

  孙如游这番硬邦邦的话,说的朱由校等人面面相觑,过了好半天朱由校才缓过神来,“孙爱卿暂且请起,且听朕慢慢将来。”朱由校右手虚抬,示意孙如游站起身来,“孙爱卿当知,朝廷养兵需要银钱,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却无半点是来自朝鲜。如今朝鲜有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